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实现帮扶措施与脱贫需求的精准对接——
贫困村办起了“扶贫夜市”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9-14

记者 陈永年

昨天下午,垣曲县新城镇左家湾村村民李关军又一次准备好东西,到村中的“扶贫夜市”上班。

8月7日以来,每天从下午四五点到晚上10点,到夜市上设点营业,成为像李关军这样刚刚脱贫的村民的新生活。

李关军在夜市上卖软饼子、芝麻饼、蒸红薯,家中卖剩下的核桃,他把核桃仁用油一炸,包到饼子里,竟然大受欢迎。

“一天能卖200多块钱,非常不错。关键也不耽搁其他事,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李关军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目前这个“扶贫夜市”日销售额已超过万元。全村几十家贫困户和其他村民有了新的收入。

左家湾村位于垣曲县城北部,距县城2.5公里,全村共436户1165人,建档立卡户101户241人。2018年年底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年底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到2019年年底,人均收入5600元,比上年增长18%。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夯实全镇消费扶贫工作,实现帮扶力量与贫困群众、帮扶措施与脱贫需求的精准对接,垣曲县新城镇党委与驻村帮扶单位提前沟通,决定借助左家湾旅游开发的“东风”,在村里兴办消费扶贫项目。

8月7日,垣曲县新城镇“全民参与、万人同行”消费扶贫活动正式启动。

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左家湾村选择村内人流量较大的区域,集中合理划分摊位,实行统一管理,每天值班人员现场提供一站式服务。村里购置了桌椅板凳,提供水、电、口罩、一次性手套、工服等基本服务及用品,还安排专人打扫卫生。

“扶贫夜市”对贫困户摊主免收水电费以外的一切费用,同时鼓励发动全体村民参与。

刚开始时人流量小,镇党委、政府鼓励镇村党员干部带头购物扫货,又邀请剧团入村演出,吸引人气。

特别是进入9月,山西省消费扶贫活动月正式启动后,“扶贫夜市”的名气越来越大。如今,夜市每天人潮涌动,各式各样的摊位排列整齐,摊主们热情地招呼顾客,炸串、烧烤、冷饮、手工面、油饼、蛋糕等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为让贫困群众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扶贫夜市”还特设了农贸产品展销区。香菇、土蜂蜜、核桃油、土鸡蛋等琳琅满目的绿色生态农副产品有序摆放,吸引了不少群众咨询选购。摊主们纷纷表示,“扶贫夜市”让他们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

为了做好消费扶贫可持续工作,新城镇采用“固定消费+认领消费+兜底消费”的模式,在拓宽贫困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还进一步转变贫困户思想,融入市场经济,变“输血”为“造血”,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所谓固定消费,是指全镇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帮扶人员,每月消费扶贫数额要达到100元。认领消费是指镇党委、政府提前联系相关企业单位,认领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签订长期消费合同。兜底消费是指组织辖内相关企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对于消费扶贫市场中卖不完的农副产品,实行兜底收购。

据了解,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左家湾村的“扶贫夜市”将每天坚持举办。待村中的民俗文化街项目年底完工投入运行后,“扶贫夜市”将统一纳入村里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餐饮小吃、民俗展示一起,成为左家湾村旅游产品的一部分。

新城镇党委书记贾龙龙说:“我们通过‘政府搭台、文化唱戏、贫困户增收,老百姓收益’的办法,妥善解决了消费扶贫‘卖什么,谁来卖,怎么卖,可持续’的课题,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了脱贫成效,为消费扶贫工作探索了新经验。”

近年来,左家湾村在新城镇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垣曲县委“全景垣曲、全域旅游”的建设目标,以“垣曲后花园、魅力左家湾”为发展定位,高标准修建环村旅游公路、康养大道,进行“两河一沟”整治,建设民俗风情街、高标准采摘大棚、仿古大戏台和综合文化广场,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牌”,变“输血”为“造血”,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效。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