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我市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让贫困户——

搬进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朱 姝时间:2020-05-25

一排排晋南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巷道整洁如新,党员活动室、技能培训室、文化室、卫生室、电商服务中心、多功能运动室、农家书屋等设施一应俱全,这就是夏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埝掌镇兴和新村的新貌,更是我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缩影。

“十三五”以来,我市易地扶贫搬迁惠及10个县,共计搬迁贫困人口28278人,同步搬迁11181人,规划建设了101个集中安置点,整村搬迁了391个自然村。旧貌换新颜,得益于我市党委政府近年来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推动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重要举措,高位推动,在全省历年考核中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名列前茅,2018年省政府选择在我市召开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会。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一重大问题的有效方式,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从去年起全市将工作重心转向后续扶持。多个集中安置点通过果蔬大棚、养殖业等发展产业,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强化就业,健全社区治理完善体系管理等方式,让更多贫困户不仅住进新房子,更能真正过上好日子。”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吴建华说。

抓产业扶持

走进兴和新村,二十几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菜苗长势喜人。种植户芦海云看着这些菜苗,笑得合不拢嘴。

芦海云一家原来生活在大山深处,全家4口人居住在平均十几平方米的3眼窑洞内。

“以前住在山上,条件差,窑洞里光线也不好。一遇下大雨,就担心有泥石流。以前孩子小,上学也不方便。”芦海云说。

过去他在工地上打零工,每年收入6000元左右,这就是当时全家的生活经济来源。在2017年年底,从山上搬到兴和新村后,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谈起现在的新生活,用芦海云自己的话来说,“那简直跟过去没法比。”

不仅住上了新房子,家庭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从2018年开始,芦海云以2000元的价格租种村里的大棚蔬菜,一开始只种些辣椒,后来,逐渐见到成效之后,他又陆续租了村里的6个大棚。

大棚里种植的蔬菜种类也逐渐丰富,增加了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品种。据他介绍,这6个大棚每年纯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

眼看着大棚收入上去了,芦海云又一口气租种了农业企业的4个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等水果品种。今年以来,这4个温室大棚就给芦海云带来了8万余元的纯收入。

全家年收入从过去的六七千元,上涨到了现在的十几万元。不仅如此,从过去的给人打工,摇身一变成了大家口中的“芦总”。

记者注意到芦海云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农忙时来他这里打短工的劳动力姓名和发放的工资,粗略一算,一年他光在雇佣短工这块就支出2万元左右。

就在去年,芦海云还给家里添置了一样大家伙,就是给儿子购置了一辆小汽车。

“现在,搬进新房子了,赶紧给娃娃买辆车,这下就等着给他说个媳妇。这日子过着就更有盼头了!”说起未来,芦海云笑眯着眼。

“埝掌镇所在地理位置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备大棚种植的客观条件。我们镇政府流转了122亩土地,用于大棚建设。”埝掌镇扶贫工作分管负责人邵建伟说。

以此为契机,当地注入扶贫专项资金76万元,依托当地神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建设35个蔬菜大棚,以每个大棚每年2000元的租金提供给搬迁贫困户耕种。

同时,当地协同该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多次技术培训指导,帮助贫困户将大鹏种植这一新产业在埝掌镇落地生根。

芦海云并非个例,他只是众多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受益的普通一员。

搬进了新房子,如何让他们更能过上好日子?我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坚持产业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对3.9万名搬迁群众予以强化帮扶,发展产业、补齐短板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下一步,我市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产业扶持工作,将继续充分挖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古村落、乡土文化等乡村资源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现代新型业态,培育壮大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助就业增收

在芮城县陌南镇梧桐社区安置点,记者遇到了从安置房出来的搬迁户林秀月,她正要到附近的芙蓉面皮厂上班。

“每个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孩子也在镇上读书,搬到这里来,既能在家门口上班,又方便照顾孩子。”林秀月高兴地说。

林秀月之前住在附近山上窑洞里,日常以采摘草药、花椒为生,每月收入只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家中并无积蓄,生活十分贫苦。

在搬迁至梧桐社区后,林秀月很快在芙蓉面皮厂找到了工作,在这里不仅实现了家门口上班,还学到了面皮加工的技术,顺利完成了从贫困户到上班族的华丽转变。

为了方便搬迁户就近就业,当地部门在梧桐社区创建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创造就业岗位。

其中一个就是芙蓉面皮厂,是烤鸭面皮加工项目,该项目是在北京发展的陌南籍人士返乡创业项目,该产品供应全聚德、便宜坊等知名烤鸭店。因供货紧缺急需扩大生产,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使项目落户在紧临梧桐小区的商业街。该项目投资68万元,新建成加工车间700平方米,带动60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工资可达1800元左右,一举带动搬迁户做到家门口就业。

浙芮电子元件加工企业是梧桐社区中的又一个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占地100平方米,与芙蓉面皮厂相邻,主要从事数码产品、家电等零部件加工组装,可解决60名剩余劳动力,熟练工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腿脚不便的群众还可将零件带回家加工,利用空闲时间增加收入。

随着烤鸭面皮加工厂和浙芮电子产品加工厂等多家企业相继入驻,安置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百余人,每人年增收3万余元。

同样,在芮城县大王集镇西侧,由镇政府投资80万元,建设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年可收纳30余名安置点贫困户常年就近打工就业,年可增加贫困户收入2万元/人,给安置点涉及村交纳扶贫收益基金6至8万元,用于搬迁点的社区治理及贫困户的产业创业发展需求;在复垦新增的260亩土地上,由村集体发展露天香椿、中药材种植和养殖小区,吸纳贫困户20余人就业的同时,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发展磨涧村的竹编产业优势,积极引导半劳力贫困户在自家门口就业,年可增收1万元……

“后续帮扶最关键的就是就业。”

我市在加快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近年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吸引各类企业到搬迁安置区投资兴业;不断稳健发展扶贫车间,确保500人以上的安置点至少配套一个扶贫车间或产业园;加强就业培训,确保有条件的搬迁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多措并举,实实在在地做好就业工作。

促社区融入

为了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社区,开始新生活,我市不断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配齐党组织书记,健全规章制度,让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在垣曲县城中的惠民花苑社区,这里居住着“十三五”搬迁户212户947人,搬迁户切身感受到,小区基础设施完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都很到位,小区设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内设3个扶贫车间,可容纳110人就业,县委县政府真正把服务做到了搬迁群众的心里。

该小区的搬迁户来自垣曲10个乡镇的60个行政村,告别了村里的“老友”,风俗习惯又有差异,大家一开始确实不太适应。小区的支部和业委会在扶贫办和社区的支持下,连续3年举办了“喜迎国庆,欢度重阳”等联谊活动,增进了居民间的友谊,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从大山搬到城里,就医就学有保障,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搬迁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老百姓脸上笑容越来越多,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老人们也对上山歌、跳起广场舞,共话新生活。

搬迁群众幸福感的背后,是垣曲强化后续服务、促进社区管理和融合的不懈努力。

“在后续扶持方面,为了让搬迁户尽快融入新生活,垣曲县出台了加强搬迁户社会融入的文件,公安局户籍科为每个搬迁户办理了《垣曲县易地扶贫搬迁户服务手册》,凭手册可以享受各项公共服务和便民措施;在教育方面,距惠民花苑300米,投资4522万元为搬迁户新建的城东幼儿园和城东小学,可解决搬迁群众子女的就学问题;就医方面,社区配套建设了社区医院,为大家提供卫生健康服务;为了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我们在小区建设了图书活动室,配备了健身器材,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确保搬迁群众搬到新环境后能够尽快融入新的生活。”垣曲县政府党组成员、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副组长王爱东如是说。

近年来,该县在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按照“十有十到位”标准,配套党员活动室(技能培训室)、业委会办公室、物业中心、卫生室、幼儿园、警务室、文体活动室、就业服务点、便民超市、休闲广场等“十种设施”;提供党员阵地、产业支撑、就业保障、物业管理、治安联防、活动场所、议事组织、工作经费、民调机构、困难帮扶等“十个到位服务”,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保障搬迁后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为搬迁群众提供了最全的生活设施和最优的公共服务。

2020年,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决战完胜之年,我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挪穷窝”,开启了幸福新生活,真正在安置点身安心安,迈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