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7-04
《长安十二时辰》(以下简称《长安》)6月27日在优酷上线,迅速以豆瓣8.7的高分,成为2019的现象级口碑剧王。创新悬疑剧作结构、电影级画面质感、精确的服化道都成为话题引擎,引发网友热议。同时,剧中张小敬、李必心系家国的人物设定以及巨大的情感张力,都不免让网友想起4年前的《琅琊榜》,有网友留言,“这是《琅琊榜》后我又一次看到的‘良心’大剧”。
比起《琅琊榜》架空的历史背景设置,《长安》“担负”着还原唐朝世貌的职责显得更为艰巨。
在张小敬一人身上就体现出了唐代不同身份的服装特质。之前作为一个“警务”人员,张小敬穿的是一件暗褐色圆领袍,是当时公职人员的常见装束;他去街上对抗危机制造者的时候,穿的是一件西域狮子连珠纹的袍服,体现了胡风在唐朝的广泛流行;还有一个张小敬身为士兵的闪回,他穿的是一件土黄色圆领的袍子,在唐代士兵是白色圆领袍居多,但驻守在西域边疆的是土黄色,考虑到他们要长期在戈壁滩作战,着装上需要隐蔽性。对细节的考证,展现出作为一部“良心剧”精致的打底色。
比起“卧薪尝胆”十二年的梅长苏,张小敬带着更为浓郁的江湖气息。张小敬号称“十年陇右兵,九年不良帅”,人送外号“五尊阎罗”。可就是这么个看似无情的狠人,当得知“赦死罪”是一句空谈,而长安真的陷入巨大危机时,还是将百姓安危放在了首位。李必虽是官府中人,但行事大胆,大义取舍。在长安城陷入危险境地时,张小敬和李必是同道中人,两人在乱世中惺惺相惜,以“舍我其谁”的魄力拯救百姓于危难。无论梅长苏,还是张小敬抑或是李必,即便身陷阴谋与黑暗的斗争中,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守护。
《琅琊榜》和《长安》中的人物有一个共性,虽然他们没有振臂高呼过一句爱国口号,可“家国情怀”始终埋在心底。
《琅琊榜》的气质是冷,《长安》的气质是硬,每个人物,张小敬、李必、崔器,都性格刚烈,美术风格也是。摄影在这部戏里有大量直射光,突出硬的气质。
在劣币驱逐良币、大量粗制滥造不知所云的古装剧涌现的市场下,《长安》再次展现了一部优质大剧的风范,对坚韧不屈人性的体现以及细致精良的制作,是在任何时期都应该被提倡的创作观。前有《琅琊榜》,今有《长安》,给电视剧制作行业再次树立起一部真正“硬气”的好剧标杆。
(《新京报》7.3)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