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万荣创新农业托管模式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收种之间的“社会”力量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6-13

记者 范 娜

粮食有人种,种了有人收,收了有地儿晒……

在万荣,种地的活儿大都被托管给社会化服务组织了,农民早已从单打独斗、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这些都离不开当地农业部门对托管工作的不断探索。在多年的托管实践中,万荣县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三大服务主体,为现代农业夯实了基础,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万荣县荣河中里庄村七彩家庭农场正在晾晒新收的小麦。  本报记者 陈方斌 摄

“保姆式”托管

让农民当上“甩手掌柜”

6月7日上午,在万荣县皇甫乡东埝村一片金色的麦田里,两台联合收割机正在轰隆隆地作业。地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跑前跑后,忙着指挥送粮专用车就位。

这位老人便是万荣富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薛居礼,今年69岁。因为责任心强,2017年5月初,富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时,他被大家推选为理事长。

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从刚开始的只有十几台农机、数名农机手,发展到如今的拥有40台农机、25名农机手。

2019年,合作社开始尝试托管。每年参与全托管的有1000多亩,半托管的有七八千亩。

今年夏收工作开始后,合作社的农机就一直奔波在不同的麦田里。

“我们是5月30日开始收割的,成熟一块收割一块,这两天麦子大都成熟了,我们一台农机安排了两个农机手,白天晚上连轴转收割。”薛居礼介绍道,现在已经收割2000多亩了,预计6月16日就能把所有托管的庄稼收完。

合作社成立以来,辐射带动周边6个行政村从事农田作业,并承担了埝底等9个行政村的粮食作物种植、收获工作,作业面积达1.4万亩,通过农业托管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和适度规模经营。

在农业托管中,万荣县主要发挥了两大服务模式的优势,其中之一便是保姆式服务。

万荣县农村经济事务中心主任范炎森解释道:“保姆式服务就是全程托管模式,主要是由服务主体,即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统一组织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统一组织耕种,统一组织病虫害防治,统一组织收获,统一组织运输,统一组织秸秆还田的‘六大统一’,为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三大服务功能。”

粮食收获之后,服务组织根据农户的要求,可以把粮食直接给农户兑现成现金,也可以帮农户就近存到粮库或者面粉厂,农户拿着票据随时可以取到粮食或面粉。

范炎森进一步解释道,保姆式全程托管让农民当上了“甩手掌柜”,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两降”,即降低了投工和投资成本。托管组织规模化耕作管理降低了投工率,集团式的采购生产资料降低了价格。服务组织还使用无人机喷打治虫药物,做到了喷洒均匀,效果好,而且保证了人身安全。调研结果表明,全托管后的小麦每亩降低成本45元,玉米每亩降低成本35元。

同时,托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要素导入农业生产,切实解决了传统粗放经营、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把当初条块割据的耕地集中起来经营管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

目前,通过托管作业,荣河、光华、里望等乡镇的粮食生产和贾村、高村、王显等乡镇的果业,以及解店、南张、皇甫、汉薛香菇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成效越来越凸显,促进了全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万荣县皇甫乡东埝村富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两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记者 陈方斌 摄

“菜单式”托管

让农户“按需点单”

走进万荣县荣河中里庄七彩家庭农场的大门,一个占地4亩大的宽敞晾晒场让人眼前一亮。晾晒场上,当天收割回来的麦子正在接受阳光浴,一名农场员工驾驶着一辆绑有耙子的电动三轮车在翻麦。

在晾晒场的旁边,是一个6米高的大型仓库,里面堆放着几堆晾晒好的麦子。在与顶棚彩钢瓦连接的地方,装了网用来通风。

农场成员柴向云介绍道:“仓库能存储粮食100万公斤,最多的时候存放过50万公斤。今年5月30日开始收割,目前收了300多亩,存了4万公斤。”

柴向云说,她和爱人种了几十年庄稼,地越承包越多,农机越置办越多,所以2020年在成立农场的时候,就考虑到晾晒、存储和农机停放的问题,专门在村头选了现在这个场地较大的地方。现在农场流转了北里庄、荣河等周边村700多亩耕地,同时还全程托管1000多亩地、半托管小麦1460多亩,单环节托管的比较多,仅收割这个环节今年就有3000多亩。

地上正在晾晒的麦子,都是农场为农户收割后,以市场价从农户手中购买回来,晾晒后存放进仓库的,待合适的机会卖给面粉厂或者专门收购粮食的客商。

柴向云所说的单环节托管,其实就是菜单式服务,是万荣县在农业托管中发挥优势的另一种服务模式。

范炎森介绍道,菜单式服务模式,主要是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按服务项目扣除国家给自己的种植补贴后,缴纳剩余服务费给服务组织,服务组织提供小麦、玉米的耕、种、防、收一个环节或多个环节的服务。服务组织把小麦、玉米等作物各个环节的服务费用列出“菜单”,明码标价,供农户参考和选择。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在他们的专业优质服务下,农户你看我、我看你,户看户、村看村,纷纷加入托管行列中来。”范炎森说。

服务组织的托管服务,采取了先进管理技术,发挥了先进农机装备作业能力,推广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使农产品产量增加、品质提高、成本降低,农民的收入也相应得到增加。

村集体牵头托管

服务实现多方共赢

在贾村乡大甲村一块已经收割完毕的农田里,3台播种机正在种玉米。

大甲村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谢俊海忙前忙后,他说:“我们现有的农机设备是2019年5月通过村民集资入股和政府补贴购置的。现在我们正在办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注册手续,以后通过服务赚的钱村集体按比例获得收益。如今村集体经济组织半托管的面积已有1000亩。”

近两年,在大甲村党支部的引领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作社积极组织社员开展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先后成立了果业科技服务中心、人才培训服务中心、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果品购销服务中心,实现了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两增”、生产成本和化肥农药投入“两降”和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两化”目标。

范炎森介绍道,大甲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提供农民生产服务机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专业服务队签订协议,为服务对象提供开沟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等托管环节的机械服务和苹果套袋、采摘等其他人工服务。

以集体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为农户服务的同时,不仅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还为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开辟了集体经济增收的新渠道。大甲村2020年试点开展果树托管,为集体增收20万元。

服务组织的托管服务,保证了粮食安全和农业的绿色发展。农户在享有土地经营权的基础上,解决了“谁种地、种粮难、种什么”的难题,并且土地不但有人种、有人管,而且投资少、收益大,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确保了粮食面积和产量的稳定、增加。

托管组织的大型机械耕作、深耕深翻、旋耕多打、秸秆还田等措施激活了土壤结构,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为绿色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万荣县在近年来的托管探索实践中,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按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这一目标,严把四道关口,即服务组织遴选关、服务合同签订关、服务质量评价关和服务项目验收关,农业生产托管呈现出“全程服务、集中实施、专业管理”的万荣新亮点,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加快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发展各类农业托管服务组织58家,实施完成托管服务面积16万亩,涉及148个村1.6万农户,农业生产托管助推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托管经营模式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万荣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姚东杰如是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