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芮城六种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6-13

记者 范 娜 通讯员 曹 飞

盘活集体“三资”效益初显,农户股权分红“坐地生钱”,因地制宜推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捷报频传……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芮城县紧紧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富民强县根本,立足本地实际规划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通过6种发展模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中“资金、人才、可持续性”欠缺等问题,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

芮城县北依条山,南临黄河,境内北高南低,一面阳坡,辖8镇2乡15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4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由于沿山一带资源匮乏,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扶持合力不足、典型引领不强。

针对此情况,芮城县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鼓励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村集体以资金或土地入股,结合本村资源、资产情况确定合作社经营项目,推动乡村治理良性发展,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依托该模式,南磑镇东张联村党支部将村民1600亩闲置耕地集中流转,合作社统一经营,按照春秋两料收益,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余元收益。

盘活“三资”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规范有序管理,盘活利用农村集体资产,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今年以来,芮城县高度重视农村资金、资源、资产盘活利用工作,将“清化收”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引导各村集体“从不规范合同中挖潜力、在陈年旧账中淘金子、向新增资源要效益”。

通过“县主导、乡主责、村主体”原则,各村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公开程序,依法依规对问题合同内容进行完善,对债权债务进行分类化解处理,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开发荒沟荒坡增加村集体土地等资源。

通过“合同专项清理整治”,陌南镇东窑村将早年低价发包的200亩机动地收回,以每亩880元的价格重新发包,仅此一项每年可为集体追增收入17.6万元。

股权分红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有效劳动力、高学历人才等外流率也在逐年上升,很多偏远山村成为“61、38、99部队”(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土地利用率逐年下降,个别地块甚至出现撂荒现象。为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近年来,芮城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全面摸清集体家底,鼓励村集体以资金、土地等形式入股本地企业,通过分红,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高。

通过理顺产权关系,永乐镇蔡村以土地入股辖区斯普伦迪生物有限公司,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余元收益,真正让村民过上了“土地入股地生金”的好光景。同时,该村还依托区位优势,建设商住楼和冷库,通过出售、承包、租赁、入股等办法,增加集体收入8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由弱到强的华丽转变。

龙头带动

一是发展畜牧养殖。依托温氏集团进驻芮城的优势,芮城县积极构建“公司+集体+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确定了阳城镇常村、西陌镇西陌村等6个村与温氏集团合作,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以阳城镇常村为例,建设一个存栏660头的养殖小区,项目总投资106.4万元,每年就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9.3万元-19.86万元。

二是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依托中条山一面阳坡优势,芮城县牢牢抓住光伏、旅游、特色产业及乡村振兴项目等发展机遇,采用“农林光互补”的用地模式,在沿山村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板下发展油牡丹种植,每年为山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34万元以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将荒山变成造福一方百姓和县域经济的“聚宝盆”。

化管为服

为充分调动农户产业发展积极性,破题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昙花一现”现象,芮城县积极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体+农户”的模式,村集体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签订合同,负责发动群众、统计面积、协调矛盾等,将全村零散的土地整合打包交由社会化服务组织全流程托管。

今年以来,学张乡将全村土地按地力、水利条件等划分为3类,再对每类地按照历年收成的平均值划定基础产量,在每季农作物收获时由村集体、农户和农业公司三方组织专人分类汇总产量并核算分红,在扣抵农户保底款、浇水款、农资及作业费用等成本投入后,由村集体与托管主体在核定产量基数的基础上,按5:5比例进行第一次分红。超出产量基数部分,考虑到托管主体的科技及管理投入,由农户、村集体、托管主体三方按1:2:7进行第二次分红。按照当地粮食收购市场价核算,正常年份每亩地可为集体增收200元。以学张乡窟垛村为例,该村集中托管耕地2000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加40万元收入。

因地制宜

依托传统农业大县基础,芮城县将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战略兴作为重要抓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需施策,蹚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风陵渡镇北节义村利用毗邻348省道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建设果品交易中心,辐射带动周边3000余亩桃、梨的种植与交易,每年为村集体创收5万余元;南磑镇南磑新村将本村樱桃种植能手集中起来,依托业已成熟的樱桃采摘、分级、收购、物流和销售产业链发展温室大棚樱桃种植,实现从大田樱桃到大棚樱桃的跨越,创下一座大棚年收入16.2万元的记录;依托香椿产业优势,大王镇党委组建香椿产业党组织,推动村集体经济整镇联合发展模式,在金盆村流转63亩土地集中建起13座香椿大棚,建成香椿产业园区,由各村党组织认领,后备干部协同技术能手具体负责日常管理,每亩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3.6万元。

截至目前,芮城县村集体经济年度收入达到4700万余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43%,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82.8%,农村集体经济正成为芮城县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