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绛县“富村”记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6-06

记者 范 娜 通讯员 张子晶

推行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发挥村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采取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对外承包、统购统销等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解决留守农民地“没人种、没人管”的问题,实现了农民和村集体互惠共赢,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鼓励村企结对、村村结对,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帮扶、资金支持、就业帮扶、消费增收等渠道,切实发挥结对帮扶作用;

打造“五好”红色村,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统筹整合资金项目,盘活红色村集体资产资源,推动红色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绛县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支部领办,发展特色种植

郝庄乡上吕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积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集体名义成立绛县昌富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如今已流转土地100余亩,建设了高标准设施大棚20座,全力打造“好庄尚绿”硒枣品牌。

“我们还引进了沾化冬枣,在大棚内套种辣椒,逐步形成以硒枣、沾化冬枣、辣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动全村致富增收。”上吕村党支部书记荆桂平介绍道。

上吕村的特色种植发展模式,是《绛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五年行动方案》中“党支部领办”的直接体现。

绛县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通知》,各乡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村进行分析研判,按照产业特点、地域区位、资源禀赋的迥异,认真筛选出27个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因地制宜,遵循“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以粮、棉、果、菜、畜、药、加工和农旅融合等产业作为切入口,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或提供集约化服务,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双增收。

农业托管,带动集体增收

“我们合作社自开展农业生产托管以来,做到了耕、种、防、收管理统一及时,种植的小麦亩产均达300公斤,玉米亩产均达800公斤,实现了高产、稳收。”古绛镇上高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杨小丹说。

上高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紧紧围绕古绛镇的小麦、玉米、中药材等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产业生产,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形成稳定活跃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市场,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绿色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的效率和竞争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

在绛县,共有10个乡镇确定了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这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组织本村或周边村农业机械设备、引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采购农业生产资料等多种方式,为农户提供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结对帮扶,实现抱团发展

村企结对,共谋乡村振兴,是眼下很多村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种模式。

郝庄乡南永青村采用的就是“集体经济+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该村与山东寿光上品农业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协商合作,确定了发展现代化高标准蔬菜大棚建设项目,今年3月25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

南永青村党支部书记曹小明介绍,在村企结对模式下,村集体负责提供流转整合土地,企业负责建设高标准自动化蔬菜大棚,农户负责大棚管理。蔬菜成熟后,由合作企业在西安、太原、郑州等地的直销点进行统一销售。村集体、企业、农户按照各自占股30%、60%、10%比例分配收益,预计年收入可达130万余元,其中村集体预计收入40万余元。

今年,绛县制定了《绛县县乡领导干部包联制度》,深入实施领导结对、部门(单位)结对和“村企结对”相关工作,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帮扶、资金支持、就业帮扶、消费增收等渠道,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发挥结对帮扶作用,推动资源力量下沉,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同时,绛县鼓励强村和弱村结对共建,通过项目建设、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以集体经济发展速度、项目建设进度、工作特色等为主要衡量指标,组织各乡镇开展比学赶超,比经济发展增幅、比项目覆盖率、比项目落地速度、比项目形象进度、比项目服务保障、比发展速度质量等。

郝庄乡北庄村、南庄村就是积极探索“强村带弱村”帮扶带动发展模式的典型。

北庄村和南庄村坚持“相邻抱团、资源互补”,整体规划、统一布局。今年3月份,北庄村率先实施韭菜种植项目,先期投资40万元种植露天韭菜50余亩,南庄村后续跟进投资35万元种植露天韭菜40余亩。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两村规划再投入150万余元建设韭菜温室大棚30座,推动韭菜连片种植,统一管理、销售,预计可为每个村集体带来20万余元收益,实现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整体提升”。

“五好”红色村,盘活特色资源

步入横水镇柳庄村,依托红色旅游和自然资源为主、吃住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雏形已显。

今年,柳庄村利用红色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以红色旅游为核心、传统文化为依托、自然资源为底色,吃住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全力打造“村史馆”“陈赓为和平而战教育馆”,大力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地制宜开发连翘产业园3000亩,沿路栽种万寿菊20亩。党支部书记许学惠高兴地说:“今年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50万元。”

绛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统筹整合资金项目,盘活红色村集体资产资源,推动红色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支部班子建设好、红色资源运用好、集体经济发展好、村容村貌改善好、村级治理提升好”的“五好”红色村,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同时,该县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大力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指导各行政村分类建立回引在外人才工作台账和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台账,完善了人才激励和培养制度,积极鼓励优秀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回村任职,带动村级集体进一步发展壮大。

绛县还制定了《绛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奖励办法》,在培养教育、日常管理、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对村干部实行差异化管理,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与农村干部收入挂钩制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整合各类资金优先向“两委”班子团结干事的村、发展愿望迫切的村、发展思路明晰的村倾斜,激发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热情。

此外,在今年开展的“清化收”工作中,绛县坚持三级书记打头阵,县镇专班当尖兵,村级班子“自我革命”。按照村干部带头清、党员主动清、群众共同清的“三步清”工作法,扎实有效开展“清化收”工作,为村级集体经济蓄势赋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