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5
在2020年12月召开的郑州中国甘薯博览会上,河津山农农业科技公司一举斩获多项殊荣。该公司的甘薯脱毒原原种育苗技术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可,目前,首批原原种甘薯试管苗通过移植进入大棚,长势喜人。
甘薯在长期种植过程中极易受到病毒的侵染,并代代相传,最终导致品种退化,全国每年因此损失达40亿元以上,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在河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津山农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任英杰经过多年的试验,成功创办脱毒甘薯苗工厂,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今年51岁的任英杰是河津市樊村人。1995年,他高中毕业后主动进入设施农业领域,多次外出取经,大胆引进大棚无土栽培技术,并进行试验推广。2015年春,他再次扬帆起航,自建脱毒红薯繁育基地,新建8个共50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两个大型储窖,引进了日本红东、秦薯系列、济薯系列等多个良种进行繁育。短短三年时间,他自培自繁,累计向国内市场提供各类脱毒优质红薯苗上千万株,直接增产商品红薯上万吨。英杰脱毒红薯家庭农场成为晋南最大的优质红薯苗供应基地,他也被业内人士誉为“河东薯王”。
传统育苗设施投资大,历时长,栽培季节又适逢春旱低温,影响成活率,2017年,任英杰打破常规育苗模式,投资50万余元,按省级标准建起了自己的组培实验室,对甘薯的育种方式进行改良和优化。历经三年的努力,目前已熟练掌握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原原种全程技术,成功培育出各种脱毒优质薯苗20多个系列品种,涵盖甘薯产业开发各个领域,年育苗达300万株以上。除了满足本地市场外,每年外销脱毒薯苗150余万株,买家遍布全国各地。2019年,任英杰注册成立了山农农业科技公司,以脱毒组培实验室为研发龙头,带动农户发展脱毒良种生产基地、高端优质商品薯生产基地、烤薯及加工专用甘薯生产基地。目前拥有3个组培实验室(1000平方米),16个日光温室,10个春秋大棚,面积17万平方米。他研究出的脱毒微组织直播技术、新型甘薯药茶制作方法、甘薯新型育苗方法等新型技术,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从2020年开始,任英杰主抓脱毒原原种试验工作,成功培育出试管苗、脱毒微型薯、原原种薯等。脱毒原原种微型薯,单个重10克左右,拥有10个以上芽眼,涵盖了试管苗的所有优点,同时具有体积小、量轻、芽率旺盛出苗多、耐存储等固有特点,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达70%以上。每亩定植4000株苗,用10斤左右微型薯育苗就可以满足需求,大大缩减了甘薯育苗时所需要的种薯量。经检测,其生产的脱毒原原种微型薯的脱毒率高达99.0%。根据测算,每亩地平均可增产2000斤左右,同时还可以减少100斤以上的种薯投入。目前,该公司年可生产脱毒种苗2万瓶,通过炼苗移栽可获得试管苗12万株,再加上温室大棚快繁所得试管高剪苗,年可生产12万斤脱毒微型原原种种薯,而这些脱毒微型原原种种薯来年能满足1.2万亩的甘薯种植需求。这一技术大大缩短了种薯培育周期,打破了育苗的时间限制,首开国内甘薯脱毒原原种育苗先河。
为扩大种苗辐射面,河津山农农业科技公司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活动,打破市场原原种苗垄断,打造出全国性甘薯脱毒试管苗和微型薯直销平台。目前产品已经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吴晓征)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