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闻喜看“接”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5

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村村民在收获中药材黄芩     特约摄影 王琪琳 摄

经过8年持续奋斗,闻喜县67个贫困村,9334户31281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圆满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不仅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夯实了“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根基,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提高脱贫的质量、提升脱贫群众的幸福指数?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闻喜县既立足当下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又着眼长远从政策实施、体制机制、资源投入等方面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做到了政策衔接不留空白,机制衔接不留空档,资源衔接不留空隙,致力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政策衔接

不留空白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脱贫之后,“巩固”文章怎么做?这是闻喜县扶贫办一班人近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做的肯定就是在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内,政策衔接不留空白,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不产生新的贫困人口。”闻喜县扶贫办主任仇张太说。

闻喜县郭家庄镇石键村组织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岭上给新型杜仲育苗        特约摄影 王琪琳 摄

“虽然已经脱贫了,但之前享受的脱贫政策现在一个也没少,还在继续享受。”闻喜县阳隅镇瓮村脱贫户何俊师高兴地一项一项向记者介绍着:“医疗帮扶方面,有城乡合作医疗保险280元;产业扶贫方面,我种了3.1亩花椒、2.9亩柴胡,一共给我补助了2710元;教育帮扶方面,我家娃享受了雨露计划政策,每年3000元……”

在保持过渡期内原有政策总体稳定的总基调下,闻喜县对脱贫村、脱贫户的帮扶工作,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落实。为防止出现“断崖”效应,该县在逐步推进脱贫攻坚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内,重点实行“精准防贫保险”帮扶政策。

“具体来说,我县购买的精准防贫保险主要包括人身意外伤害险和返贫险两类保险。”闻喜县扶贫办副主任卫步霄介绍说,人身意外伤害险主要针对意外事故进行理赔。返贫险主要针对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因素进行理赔。这两类保险为小康路上不掉队一人再加上了一道安全保险。据统计,今年1月,闻喜县共投入104万余元,为30413人购买了人身意外险,为20284人购买了返贫险。

之前,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阶段关键之举。如今,做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仍旧是闻喜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

据悉,今年该县及早谋划,及时行动,开展了就业招聘“春风行动”和向省外输出就业的专项行动,已累计发布国外、省外和县内110余家企业招聘信息13000余个,安排专车输送860人赴省外就业。截至2月底,脱贫劳动力已实现就业13337人。其中,省外务工3401人,县外省内务工1178人,县内务工8758人。

除了保持过渡期内原有政策总体稳定,保持过渡期内驻村帮扶队伍稳定也是闻喜县落实“政策衔接不留空白”的又一重点工作。对此,仇张太思路清晰:“第一,驻村工作队不撤、帮扶关系不变、帮扶力量不减,继续做好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下派工作,落实帮扶责任人责任,确保帮扶工作连续性;第二,加大帮扶干部政策培训力度,提升脱贫攻坚‘一口清’能力;第三,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关心关爱,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和待遇保障政策。”

机制衔接

不留空档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战,现行标准下,我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县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仇张太说,“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意味着我们解决了绝对贫困这个问题。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如何防返贫?闻喜县不断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围绕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风险家庭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列支专项资金37.4万元,建立400人的县乡村精准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三级联动工作队伍,具体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并根据监测预警结果,因户制宜、精准帮扶。

“就拿瓮村来说,我们对预警类别、预警程序、预警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阳隅镇脱贫攻坚工作站站长、瓮村扶贫监测队队长王锋介绍说,瓮村将返贫预警监测对象分为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类。

返贫预警监测对象的具体标准为:因病、因残或因灾发生较大支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左右;产业就业增收不稳定,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左右;住房、饮水等生活条件出现较大变化,需要继续改造提升。

符合预警条件的农户可向村民委员会自主申请纳入预警管理范围。根据村民申请,由村民委员会组织信息采集员入户核查。对符合条件的预警对象,则召开村“两委”会议讨论并确定纳入预警范围。对确定的预警对象上报乡政府复核,由信息录入员建立台账并备案。

“经过这一系列的预警监测程序,我们能准确全面了解预警对象的情况,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王锋说,对于预警监测对象,要落实好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除享受普惠特惠政策外,要落实好特殊帮扶措施。

“在坚持因户制宜、精准帮扶方面,我们全县各乡镇都有很多好的措施。”卫步霄进一步举例说,对于有劳动能力及产业就业意愿的对象,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全覆盖,确保稳定持续增收;对于因病因残因灾导致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对象,及时进行临时性救助,确保不出现返贫和新的致贫人口;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给予综合保障,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确保返贫致贫风险动态清零。

为把脱贫攻坚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用到乡村振兴中,闻喜县积极在大数据监管、动态精准统计等方面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将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建立完善跨部门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联共用机制。闻喜县通过多部门联动,逐步实现城乡医保、移民搬迁、危房改造、低保救助、就业培训等系统数据共享共用、联动处置,筑牢防返贫致贫监测保障网络。

建立动态管理发现核查响应机制。闻喜县通过坚持按季度进行动态调整,对“两类户”开展定期核查,按照“农户申报,乡村公示”程序,及时进行部门数据比对,确定监测预警重点,及时制定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定期回访,形成了“及时发现、及时核查、及时帮扶”的快速响应机制。

资源衔接

不留空隙

脱贫攻坚主要侧重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是“点”的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则侧重于乡村的产业发展,提高乡村所有的村民收入,是“面”的全面振兴。而“产业资源”正是打通从“点”到“面”的突破点。

闻喜县郭家庄镇石键村就正在经历着这样一场从“点”到“面”的突破。

石键村位于稷王山脚下,大部分耕地为丘陵旱地,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山楂产业的发展。但“路不通”“缺水”“缺技术”等问题一直是过去多年阻碍该村山楂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工作队来到石键村后,就想尽各种办法先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修道路、改水电……”2015年就被下派到石键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秦小琼回忆说,2017年,针对进村道路是土路且路况不好的实际,他们争取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投资100万余元,对石键村通往西川村长2.2公里,宽5米,厚18公分的道路进行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针对村民吃水难和200余亩山楂灌溉难的问题,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在村里凿深井两眼,并建立了蓄水池。

过去,石键村种山楂的人不少,种出好收益的却不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村民不会管理,缺少科学管护知识。”秦小琼说,过去5年,石键村连续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在村里进行山楂栽培及科学管理先进技术的讲解和传授。

“专家一来,就在村里住好一段时间,手把手教我们。”“就是,专家每次来村里都是一家一户地过,一家一户地教。”“啥时候施肥、怎样修剪等等这些种山楂的技术,我们现在都学会啦。”说起科学种山楂,村民们夸赞的话说不完。

如今石键村家家都有山楂树,人均二亩山楂地。2020年,全村山楂亩收入均达到4500元。石键村这份脱贫攻坚阶段的成果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进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我们的山楂也在进行‘二次’成长。”石键村村委会主任张秀平说,今年石键村已经跟山东、天津的几家公司达成了初步协议,对山楂进行深加工。“山楂片、山楂酵素将会是我们的主打产品。”

在不断发展基础产业的同时,石键村村干部凭着“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责任担当,还积极引进“新”产业。玫瑰种植及生产加工项目,中药材杜仲种植及生产加工项目的成功落地,更是让石键村步入发展“快车道”。

今年,石键村将40万元扶贫资金投入到该村的杜仲种植林下经济项目中。“我们把建好的厂房、库房等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并按比例拿分红。同时,对该项目进行投资的九九慢城杜仲产业集团每年给村集体4万元左右。”张秀平说,这部分钱作为村集体资产,将用于石键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容升级等公益项目当中,让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实惠。

“最近到山上种杜仲苗,1天工资就有78元。”“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不比在外面差,日子过得还舒服。”听到几个脱贫户的对话后,张秀平特别有信心地说:“大家伙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旅游观光村你们知道啥意思不?咱村小高楼少,有原生态的农村乡愁味儿,城里人喜欢这个,以后,咱一起想办法把咱们的旅游搞起来……”

资源衔接,不留空隙。闻喜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第一要务,以项目实施为支撑,以落地见效为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该县一大批富有特色、规模适中、辐射带动力强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正蓄势待发。

——围绕补齐冷链物流短板,一批冷库建设项目正在规划中,拟投入400万元在阳隅镇建设保鲜库一座,促进阳隅苹果等特色产业发展;拟投入400万元在畖底镇建设冷冻库一座,促进畖底山楂食品深加工发展;拟投入210万元在侯村乡建设冷库一座,促进当地蔬菜、大蒜等特色产业高水平发展。

——围绕官庄莲菜特色品牌建设,拟投入140万元在东镇发展莲菜200亩,带动莲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蔬菜产业,拟投入90万元在东镇东鲁村新建高标准钢架连体蔬菜大棚。

——围绕石门香菇特色产业,拟投入150万元在石门乡建设食用菌深加工基地,集收购、烘干、包装、销售为一体,带动石门香菇等食用菌产业高效益发展。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