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走进南山皂荚林”系列报道之二

从“一片地”到“一本书”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1-23

■见习记者 余 果

闫义定的皂荚基地,参观者络绎不绝。 (资料图片)

从登上南山的土地,到聚焦皂荚产业;从对皂荚知之甚少,到形成一本皂荚栽植管理专著,闫义定用了整整15年。

2005年,当时55岁的闫义定决定钻研皂荚栽培技术时,面临着两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来自理论。从植物分类学上讲,野生皂荚和栽培皂荚不是一个种类,而嫁接讲究“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近的嫁接才容易成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技术人员尝试把乔木嫁接到野生皂荚上,但是成活率很低。再后来,一直有人研究皂荚的嫁接技术,但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无果而终。以至于到最后,形成了一个不正确的结论,就是在山地上进行野生皂荚嫁接乔木根本行不通。

第二个难题来自实践。几十年来,南山上搞过不少工程,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最后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南山上栽过柿子树,也栽过核桃树,最后都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没有达到预期。现在我们只能够在南山上看到核桃树、柿子树的个别“幸存者”。

闫义定把家乡的荒山承包下来,就是希望通过植树绿化,能够让风沙小一些,同时还能“捡”上点钱。抱着这样的“小小”心愿,他开始从外地引进一些杏树、核桃树、枣树、桑树等树种。

那时,走在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野生皂荚树,密密麻麻地结着皂角果实,却带不来任何经济效益。闫义定就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改造一下,无中生有,把野生皂荚利用起来。

“在山坡上栽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操之过急,要尊重自然规律,循序渐进。不能包下一片荒山,就要一步到位,这样失败的例子太多了。”闫义定说,“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不过关的嫁接工人、不对路的接穗,还有特殊年份的气候条件,导致花了很多钱,最终全军覆没。”

闫义定走遍了所承包荒山的每一个角落,对这里的土壤、植被、动物和气候都了如指掌。“嫁接先从有水的地方、海拔低的地方做起,当一片乔木成长起来后,树木自然会涵养水源,改善周围的小环境,然后,再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他说。

直到2007年,闫义定的野生皂荚树“灌木改乔木”探索才有了一些眉目,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皂荚上,成立了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2009年,“灌木改乔木”技术逐渐成熟,山坡上的嫁接皂荚树茁壮成长,挂满了果实。2014年11月,他培育出的皂荚树新品种“帅丁”,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拿到了林木良种证。这标志着闫义定的皂荚事业迈出了关键一步。

育苗不易,育种也同样困难。皂荚种子用普通方法种不出来,因为种子很硬很密实,水进不去,发不了芽,最后在地里都霉烂了。闫义定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对皂荚种子进行特殊处理。每年育种时,用浓硫酸浸泡、搅拌,待皂荚种皮被腐蚀出现裂纹后,赶快用清水冲洗干净种到地里,这样就可以顺利发芽了。

据说,当时省林业厅的一位领导,听人汇报说运城南山上有一片皂荚林改造嫁接很成功后,非常感兴趣,专门前来调研。看完之后,他激动地对闫义定说:“老闫,你干了一件大好事,解决了困扰我们好多年的大难题啊!”

随后,在林业部门的组织下,全省推广闫义定的皂荚种植经验。2015年,在南山下的盐湖区西姚村,召开了山西省皂荚推广和技术培训会。此后,闫义定和他的皂荚树影响越来越大,报纸和杂志争相报道,《人民日报》刊发报道,称闫义定为“皂荚王”。2019年12月,闫义定培育的两个新品种“帅荚1号”和“帅荚2号”,顺利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拿到了林木良种证。同年,闫义定以及他的科研团队,还与国家林科院联合科研攻关培育了4个皂荚新品种,分别命名为河东1号、2号、3号和4号。

经过15年的探索和积累,闫义定的皂荚事业初步形成了5个基地:皂角育种科研基地,皂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皂角种质资源基地,皂角技术科研、推广、实训基地,皂角“灌改乔”示范基地。2018年,经过对皂荚栽培技术的系统化整理,闫义定与科研人员雷永元共同编写了《皂荚栽培管理技术》一书,系统介绍了皂荚树的生物学特性、苗木繁育、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从“一片地”到“一本书”,以前的两个难题得到初步解决,但新的难题又摆在闫义定的面前。一方面,有的老百姓皂荚树栽了七八年,还是没有产量和收益。中条山和太行山上到处都是野生皂荚,也产生不了任何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闫义定摸索出的皂荚栽培管理技术,大部分时间却只能在自己的皂荚基地里“睡大觉”,不为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科研上的突破,或许少数人钻在基地中就能完成,但成果的转化、产业的培育,则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才能成功,对于闫义定和皂荚产业,路还很长。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