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艾丰先生清明祭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4-07


一支富含营养的笔

读也读不完的经典

认识艾丰,是从“阅读”开始的。

直到认识先生多年并熟稔之后,才深深地明白,先生就是一部读也读不完的经典、穷也穷不尽的宝库、翻也翻不越的大山!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大三那年的入夏,太阳把天空烤得炙热,全校四千多名莘莘学子汗流浃背,端坐在操场的草坪上,聆听着一位普通话讲得不太好的人民日报记者的讲话。他讲了两个多小时,核心是年轻人如何奋进未来。讲话中,他提到了两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件事,他原来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委秘书长,弃官从文,调入《人民日报》安徽记者站。另一件事,是《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调查,说当时有一件事广西区委的做法是错误的。

这两件事,都吓了我一跳。原来,《人民日报》是这个样子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艾丰的名字。谁给了艾丰这样的胆子,一针见血指出错误根源?

那个时候,我们读报纸,一般只关心内容,不会关心作者是谁。也就是从听了那次讲话起,我开始特别留心艾丰最近写了什么,他在关心哪些问题。

直到后来才知道,给艾丰这颗虎胆的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为国家鞠躬的情怀,是为民族尽瘁的大爱!

看看这些题目,震人心魄——

《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现代化觉悟》《背水之战》《需要你——软科学》《已是山花烂漫时》《面对生活不等式》《社会公平的辩论》《不同评价缘何而生——试析对当前改革形势的认识》《首钢启示录》……

《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是揭露黑龙江王守信贪污集团的长篇报道,提出要解决“文革”对党风的严重破坏问题。《现代化觉悟》提出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问题。《背水之战》提出工程水利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你——软科学》提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法论。《已是山花烂漫时》从历史源头和发展过程上,印证了中国农民伟大创造的生命力。《面对生活不等式》提出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若干“不等式”问题。《首钢启示录》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应坚持正确方向。

阅读艾丰深厚思考力的作品,就是深度阅读中国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农村、中国未来取向。陪伴着我们阅读的是,与之俱来的责任、情怀、奉献和勤奋!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这就是艾丰的回答。

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艾丰迤逦前行,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他用思考和勤勉,给我们提供着思想的滋养。

怎么看先生这支富含营养的笔?经济学家魏杰有一段感人至深的评价:“历史好像是一条长河,人类好比在河中航行的船,船上的人,有的人是坐船的,有的人是划桨的,艾丰是属于划桨人的范围。”

阅读先生,反复咀嚼,竟无语凝噎!

一个不停思考的大脑

写也写不尽的诗篇

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每每念及先生,都会想到理论物理学家经常说的一句话:“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诗歌。”先生不停思考的大脑,臻于哲学,形成了用新闻力量连缀起来的哲学洞察,锻造出一卷又一卷辉煌的诗篇。

循着哲学之路,钩爬耧犁,于做事,于行文,于做人,先生率先垂范。

北京东城区七拐八拐的胡同里,有一个不声不响的小院,但这里做的事情却是大声大响,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院门口挂着一个很不起眼的牌子: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上世纪90年代开始那几年,是新闻力量凸显的时期。先是中国质量万里行,下来是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再接下来中国名牌推进行动,很多策划和组织都从这个小院开始。

忙完了大报的稿子和夜班,先生一旦得空,就光临小院,商议和研究每一项新闻行动。中国质量万里行,声势之大,影响范围之广,的确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盛事。

这个小院和人民日报社5号楼,是先生思想腾升三大步的见证者。

第一步,中国质量万里行。一个经济肌体充满假冒伪劣,那它就不健康。质量,事关民生和经济发展大局。先生说:“质量万里行,唤醒发展意识,规范发展的规矩意识,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

第二步,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如果说质量万里行是回归经济本真的行动,那么在此基础上,经济效益纵深行则是中国经济的必然提升。先生讲:“效益纵深行,就是在这样的经济逻辑思考下应运而生。”

第三步,中国名牌推进行动。牌子,是企业信誉,更是国家信誉。名牌是什么,是产品美誉度,是经济美誉度,更是发展质量的美誉度。先生说:“我给名牌设计了一个Logo,那就是一个大拇指。什么是大拇指,顶呱呱!质量和效益的有机融合和叠加,就是牌子!就是好牌子!”

思想,是智者的脚步。从质量,到效益,再到名牌,就是先生质量论、效益论、名牌论的实践基础和哲学支撑。夙夜于质量,奋斗于效益,思考于名牌,鼓与呼,勤与勉,思与行,经济界将先生称为“质量之父”“名牌之父”。

先生这不同寻常的三大步,其背后是他的大格局。先生告诉我,格局比什么都重要,有两首诗歌,它们都是格局的经典,一首是毛主席写的《北戴河》,另一首是马雅可夫斯基写的《护照》。

细细咂摸,诗句背后的大格局,就是家国情怀。正像宋代大儒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生躬耕陇亩,用哲学的思维探索和诠释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格局。

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思考中,1992年,先生的哲学著作《中介论》呱呱坠地了。

早在1990年,先生就在有关湖北襄樊发展的报道《中观经济的突破》中,率先提出了中观经济的概念,形成了“中介论”思考方法的现实维度。

一分为二,这是辩证法则。

先生深邃的思考,把一分为二法则深化到一分为三的尺度。

为什么?先生说:“黑和白中间为灰,所以世间万物,并不是非黑即白。‘三’是什么?是思考的延伸,是辩证法的补充。以经济而论,就是宏观和微观,有没有‘三’呢?有的。中观经济就是‘三’。而中观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承上启下、承接内外,作用巨大。”

《中介论》一问世,就引得思想界、哲学界高度重视,一场讨论开始了。

“走!”推开我办公室的门,先生嗓门洪亮,“小伙子,跟我去开个研讨会。”不由分说,我小步快跑,跟着先生大步流星的身形。

就这样,师生一起来到当时的冶金部冶金研究院,开了一场《中介论》哲学研讨会。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家单位发起的哲学讨论会,一开就是两天。大家争得很厉害,吵得也没停,一致的结论是,这本哲学著作极具创新性,为哲学发展和延伸打开了一扇窗户。

对于先生的哲学思考和行动,《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这样评价:“想总理想的事情,敢于这样‘夫子自道’,而且能够真正这样去实践的,可能只有艾丰。这正是艾丰的可贵之处、可爱之处。”

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背影

赞也赞不尽的垂德

在人民日报社5号楼,先生的办公室和我的办公室斜对门。因为我住得特别远,所以平时都在办公室读书写稿,晚上也不走。

那时,我刚从新华社调入人民日报社不久。一天晚上,约莫十一点的样子,突然眼前伸过来一只手,帮我把台灯调亮了。一回头,发现先生已悄悄地转身往门外走,那个伟岸慈祥的背影,刹那间温暖了我的全身。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只手不知有多少次调亮了我桌上的台灯。

先生的背影,是温馨的微笑。

开会时先生滔滔不绝,演讲时先生绵绵不断,可平时他的话也不多,留给我们的,就是微笑。微笑的背后,是严苛的要求。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经济部记者?我时常讨教。先生说:“要干三件事,持之以恒。一是想大事,二是熟悉一百家企业,三是熟悉一百个县。”妈呀,压力太大了!一回头,我也是干了近三十年的记者,到现在,离先生的要求还差得太远太远!

先生的背影,是携幼的慈爱。

记得第一次先生在北京蟹岛过生日,国枫律师事务所主任利国和我都带着年幼的女儿来给老爷子祝寿。傍晚时分,只见两个孩子围在艾爷爷身边,问这问那,老爷子不厌其烦,耐心讲解。

先生的背影,是胸襟的博大。

记得先生在评价人生坎坷和境遇的时候,跟我说起一段过往——

他说,范敬宜总编辑讲了两个玉石的境遇,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发现了两个巨大的和田玉,普通卡车拉不了。上世纪60年代载重卡车有了,新疆就派人去拉这两个玉石,发现大的还是拉不了,那就拉小的吧。小的玉石,拉到北京,又被送到苏州雕刻,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竣工,成了旷世国宝。这个时候,装备条件足够了,可以拉那个大的玉石了,结果大玉石在沙漠里再也找不到了。

试想,小的那个都如此辉煌,大的那个应该更是了不得。人格化一下,小的那个春风得意,大的那个烟消尘埃,是不是那个大的会觉得境遇太不公平了?其实,它们都处在自己应该在的地方,法则所然,各安其所,又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呢?

先生的背影,是永恒的随和。

先生身体硬朗,体魄矫健。60多岁了,还要在兴凯湖跟地方游泳健将比试谁的游泳素质过硬。但毕竟年岁大了,还是要有些锻炼和保健措施。萧然竭力劝说老爷子打打高尔夫球,结果,老爷子打出了兴趣和热忱,数年下来,已成为打高尔夫的高手,以至于球童都不敢相信,80岁的老爷子还能下场打球,厉害!

每年生日,我都张罗着给老人家整一点儿上好的普洱茶,并详尽地给他讲普洱茶的营养机理,先生耐心听着,还点着头。我满以为大功告成,可结果,前一年给的茶,第二年他依然没喝。先生的执拗,可见一斑。当然,我也不能强先生所难了。

先生的背影,是时代的风景。

老爷子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书籍是著作等身,作品是汗牛充栋,思想是无处不在。我常想,先生是如何做到的?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法国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中的一席话时,才觉得自己领悟到了一些先生的思想实质:“将自然的价值化为城市的价值,使风景充满人性。”

把自己融入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先生从来没有懈怠过。即便是晚年,先生依然把激情和活力迸发在新时代行进的隆隆脚步声中。先生在微博和微信群里经常讨论中美贸易战、转基因、食品安全、互联网金融等新事物、新问题、新话题。先生的真知灼见,直逼本真,活力四射!

下班的点儿要到了,2019年5月20日下午,我突然接得萧然悲声电话:“先生不在了!赶紧过来!”

放下电话,我赶忙奔向昌平先生的家。终于,在昌平北七家长庚医院,我见到了先生,依然面带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安详地睡着了。我眼含泪水,一遍又一遍呼喊着先生,盼望他醒过来……长歌当哭,斯人不归,我提起笔作《永遇乐·昌平北七家怀恩师》,大放悲鸣。

天崩地坼,昼夜难觅篱门痴绝!泪雨霖霖,英雄百转激荡尺素觖。望斜阳处,绿树昏黄,人间奈何悲厥?忆往昔,炬笔如椽,家国情怀若珏。

改革入元,栏杆拍遍,大江南北怀月。及居江湖,饮露餐雾,烽火品牌雪。抬眼望去,小庄路上,尽是诗赋歌矍。五号楼,恩师洪磬,绵响宇阙!

对于先生为人之品德,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我想引《菜根谭》里的一句话,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先生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我们的思念越积越厚,回忆越浓越稠。适逢清明节,以此表达对先生的永远怀念。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