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从“生力军”到“主力军”
——运城市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12-16

记者 刘晓瑞

同誉金属材料公司生产场景   记者 闫 鑫 摄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运城市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完成了由“微不足道”到“半壁江山”的飞跃。

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乘着中央、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东风,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推进民营经济加快转型、率先转型、深度转型,民营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提升。

目前,运城市具有市场主体的民营企业26.1万户,从业人员84.5万人,为全市贡献了70%左右的GDP,75%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谱写了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顶层设计

民营经济成为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新班子组建伊始,就立足本地市情,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顶层设计,启动实施了支持实体经济的“龙腾虎跃”“群星灿烂”“凤还巢”三个发展计划,大刀阔斧地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全市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明显增强,呈现出骨干企业强势崛起,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创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的良好态势。

市委书记刘志宏多次指出“要让民营经济在市域经济发展中唱好主角”“要让民营企业有地位”“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全市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

工业企业“龙腾虎跃”转型发展计划,是以“转型综改、创新驱动”为统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选择了一批发展态势好、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工业企业,倾斜扶持,重点培育,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新路子。该计划筛选了94家规上企业培育(其中民营企业占79.8%),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五五五”目标,即全市5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龙榜”企业),50户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至100亿元(“虎榜”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通过扶龙头、上项目、搞创新、调结构、优服务、促转型,在资金奖励、金融扶持、项目审批、信息服务、人才保障等10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群星灿烂”育苗计划,是在全市形成有特色竞争优势和新经济特征的绿色小食品、传统小手工艺品、精细小制品、新兴小电商和小微型经营服务平台,到“十三五”末,“五小”企业总户数要突破3万户,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新增规模企业100户,户均收入10万元。

“凤还巢”计划,则是狠抓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扩大转移外出就业、吸引返乡创业就业三大任务,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完成在外务工人员技能培训5万人次以上,在外务工人员保持70万人以上,每年吸引运城籍晋商晋才返乡创办企业50户,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

2017年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大会;2018年11月,召开运城市民营企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2019年2月,出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2019年4月,召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暨“龙榜”企业表彰大会……近年来,运城围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在降低民营企业税费、物流、融资、用能、用工成本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也出台了众多细化配套举措,构建了一整套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是全省降成本行动最早、政策措施最多、减负效果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通过不断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运城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份额中实现了从“半壁江山”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总量扩张,完成了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角色转换。仅从规模工业企业看,2016年至2018年年底,民营企业由406户发展到425户,占比88%;工业增加值由153亿元发展到265亿元,占比72%;利税由46亿元发展到147亿元,占比82%;利润由30亿元发展到107亿元,占比90%,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产业转型

探索无煤少煤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战略,提出建设大运城的“三个战略定位”“四大战略目标”,引导民营企业从“运城制造”向“运城创造”转型,廓清了民营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八条路子”。

推动煤焦化走深加工、全循环的路子。坚持“稳焦兴化、焦化并举、上下联产、以化领焦”的发展理念,加快基地化、园区化、大型化改造。目前,阳光焦化的产品触角正在向橡胶行业、锂电池及核电石墨堆原料供应行业、新能源材料行业延伸。中信金石、永东化工、中信鑫泰能源等企业,都紧紧围绕绿色循环发展,深耕煤化工深加工,走出了各自的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新路。

推动钢铁冶金走高端化、精品化路子。加快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建设中西部地区精品钢生产基地和黄河金三角区域综合性工业服务基地。山西建龙积极调结构、拓市场、搞创新、强管理,企业一年一大步、三年三大步,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高义钢铁在2017年、2018年,先后投资8.3亿多元,连续两次对原有技术进行全面改造,在优特带钢生产线、球团生产线改造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为产品结构优化打下良好基础。东方资源、铭福钢铁等企业也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深挖内潜搞改革,创新驱动促转型,不断推进企业向“高精特优”方向发展。

推动铝镁合金走系列化、深加工的路子。围绕国家新型铝镁合金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个试点、五个园区”。复晟铝业在建立之初就提出要“建设在大数据上的智慧工厂”,全力推进氧化铝传统工业技术向智能化加速转型,成为国内氧化铝行业唯一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银光镁业作为全国镁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深加工企业,依托镁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功挺进汽车领域、轨道交通领域、军工领域。

推动机械制造走集群化、全配套的路子。坚持链条上延伸、产业上互联配套,形成基地集群式发展。加快建设重卡及新能源汽车基地,以大运汽车为龙头,以新能源整车制造与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打造“一核心区+三集聚区”的“1+3”产业格局。目前,大运汽车已具备年产重卡5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实现新能源汽车重卡、中卡、轻卡、微卡、客车等全系列产品布局。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走品牌化、有特色的路子。坚持“品牌高端、特色突出”的发展定位,打造“中药材种植—产品研发—加工生产—包装仓储—物流配送”产业链条。亚宝药业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历经23年艰苦创业,成为拥有21家子公司、年营销额达20亿元的集团公司。

推动新材料走绿色清洁低碳的路子。通过延伸镁铝合金、稀土永磁、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工程塑料等新材料的产业链条,向绿色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中磁科技已成为山西省30家重点企业之一,公司拥有113项授权专利,包括34项发明专利和79项实用新型专利。

推动信息化产业走大数据、智能化的路子。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供应链条网络化。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运城市两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制造三年提升行动方案》,积极打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运城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得分达到47.94;国家、省、市三级贯标试点企业达到50家,运城两化融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走产业化、品牌化的路子。坚持发挥资源品牌优势,做大做强传统食品,做精做细特色食品,培育壮大现代食品,发展粮、果、油、菜、畜、酿酒等深加工。

全面提升

五大工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为充分释放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民营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运城市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一揽子方案,释放经济发展红利。

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在市工信局专门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强化政治引领,2019年运城市委把民营企业党支部书记纳入“万人计划”政治培训范围。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家双向沟通常态化机制,重大经济政策主动向民营企业家征求意见,主动深入民营企业了解情况,认真倾听企业心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下大力气破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有关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就有6条,占到四分之一。当年为民营企业新增授信50亿元以上,明年要新增授信60亿元以上。

运城市委大力实施“凤还巢”计划,以及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特别是省委出台的“三晋英才”计划,为民营企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吸引和储备了大批人才。仅2018年高层次人才就回来了120多名,有很大一部分都充实到企业和基层一线。

我市还制定并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五大工程”,确保民营企业稳固牢靠、全面提升、强势上扬。实施民营经济改制工程,挑选50家优质企业开展股份制改制试点,目前已有14家企业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制,8家企业享受奖补资金310万元,排在全省前列。实施企业管理提升工程,选择100家民营企业试点,促进民营企业在战略、生产、市场、产品开发等8个方面管理水平升级上档,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大运汽车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实施资产证券化工程,建立了50户企业纳入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有4家上市企业,累计有1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50家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实施信用等级评定认证工程,推进100家民营企业通过信用评定,让信用良好的企业拥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身份证”和争取金融支持的“通行证”。实施品牌战略工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截至2018年年底,我市民营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4件,40种工业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均居全省前列。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民营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征程,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必将长出更多、更粗壮的参天大树,让运城经济这片森林更加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