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激情演绎“凤还巢”

——稷山县推进“凤还巢”计划工作巡礼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刘晓瑞时间:2019-12-09

稷山县人社局举办各种培训班,提升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晓瑞 通讯员 南崇俊

成功引回返乡创办企业投资项目60余个,投资金额35.05亿元,创办小微企业300余家,带动就业5000余人……

自2017年“凤还巢”计划开展以来,稷山县紧紧围绕市委“抓两头、带中间”要求,以输出劳动者、关爱创业者、吸引投资者为重点,以关心关爱为抓手,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发挥合力、高位推动,全力推进在外务工人员关心关爱计划(“凤还巢”计划)往深、往细、往实里走,确保搭建平台“筑好巢”、内引外联“引好凤”、强化服务“留得住”,推动一大批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创业,带动一大批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投身新稷山建设,引来一大批项目落地稷山,为县域经济振兴崛起注入新的活力。

搭建平台 提升技能

输出劳动者

打响劳务品牌

“打了半辈子饼子,平时烟熏火燎的,没想到凭这本事还能上台露露脸,更没想到我还得了‘稷山饼子王’荣誉称号。”提起今年县里举办的“庆五一‘凤还巢’首届传统名吃‘谁是饼子王’技艺争霸赛”的获奖场景,饼子店老板任宝炅至今还记忆犹新,兴奋不已。

稷山饼子是享誉一方的地方名吃,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打饼子是稷山农民的传统优势产业。自“凤还巢”计划实施以来,稷山县借鉴“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天镇保姆”等全国知名品牌模式,全力打造稷山饼子特色劳务品牌,先后成立稷山在外经营劳务转型发展促进会和稷山特色美食协会、稷山县饼子协会,指导协调管理。稷山饼子荣登运城市“十大劳务品牌”榜首。在推进饼子品牌标准化建设中,稷山县对全县经营的60余家饼子店铺进行了设施布局、制作标准、贮存方式、形象标识、工作衣帽、信息公示“六统一”,并对旗舰店进行了序号编排,设计专门LOGO标识。举办了“谁是饼子王”技能大赛,让在外务工人员现场展示创业成果和高超技艺,对获得奖项并符合吸纳就业补贴条件的人员(企业)实行创业奖补优惠政策。全程提供开店指导、项目规划、技能培训、跟踪服务一条龙式、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激发全县创业者的创业活力和激情。

与此同时,稷山县先后聘请烘焙专家编撰了《稷山饼子》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组织了饼子制作培训班20余期。依托打饼子传统优势,通过采取政府“买单”、职能部门提供“菜单”、农民群众“点菜”方式,邀请打饼子技师面对面、手把手地免费对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打饼子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打饼子的看家本领,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全县涌现出三交村、七级村、南埝村等饼子专业村,打饼子专业户580户。如今稷山县外出打饼子的农民已达上万人,遍布全国16个省市,每年创收1.8亿元,小饼子“打”出了大世界,成为稷山农民增收富民的强力“引擎”。

在主打稷山饼子、稷山麻花劳务品牌的同时,稷山县还举办家政月嫂、面点烹饪、中医按摩、护工理疗、电工焊接、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实实在在助力劳务输出提质转型,以“内涵式”发展取代“外延式”扩张,为高质量输出就业提供有力保障。紧密结合全面脱贫攻坚任务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促进“培训一人、就业一户、脱贫一户”。针对群众求职难和企业用工荒难题,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季人力资源招聘会”等,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举办工业园区企业招聘专场,组织企业进村镇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台对接。截至目前,稷山县共组织各类技能培训班200余期,技能培训1.2万余人,转移劳动力就业1.3万余人,年劳务输出增收达2.8亿元。

政策扶持 优化环境

吸引投资者

返乡创业兴业

今年11月,稷山籍在外企业家李武庚返乡创办的运城锐宝制版有限公司凹版印刷电子雕刻版辊项目从签约立项落地到建设投产达效,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创造了项目建设的“稷山速度”。“作为企业家,我深刻感受到政府的诚意和关怀,这种服务态度和实干精神令我感动。”公司董事长李武庚由衷地说。

这是稷山县“助凤筑巢”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稷山县在创造良好环境“引凤筑巢”上持续发力。在用好、用活、用足现有创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全民创业的一系列政策,实行投资领域“零限制”、注册“零门槛”、登记年检“零收费”,全面放宽投资领域和准入条件。积极营造“六最”营商环境,建立了在外务工保障、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返乡创业平台“三大体系”,开设了创业融资服务窗口,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引“金融活水”浇灌12家返乡企业“实体之田”。同时密织精准就业、技能提升、在外保障、在家暖心4张服务网,进行就业公共服务、劳动力转移、劳务需求对接。抓好落地企业基地道路建设,完善通电、通水、排水、排污硬件设施,为“返乡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实行“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阻力,党政领导亲力亲为,解难排忧,扶持和关心企业发展。该县税务、金融、人社、自然资源等单位从行政审批、税收减免、融资贷款、土地划拨、创业孵化等方面对在外返乡创业人员加速释放政策“红利”,吸引稷山籍能人返乡创业、投资兴业、回报家乡。“凤还巢”计划实施以来,全县依靠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服务政策,成功吸引60余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投资兴业,总投资35.05亿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

稷山县委、县政府对优秀返乡创业人士,政治上给地位、事业上给支持、评优上给荣誉。稷山县返乡创业典型代表、稷山县昌顺达有限公司经理、清河镇荆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崔卫蛋被优先推荐为运城市劳动模范、稷山县“十大杰出青年”;康宁护理院院长杨银喜被推举为“二青会”火炬传递手。截至目前,全县已选拔了52名优秀返乡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使之成为引领脱贫攻坚的“主心骨”、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精准发力 多措并举

关爱创业者

拓宽服务渠道

“中秋佳节倍思亲,在这个思亲的节日里,能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和稷山老乡共享美好时刻,我万分开心和幸福。”9月9日,在深圳举办的稷山县深圳商会中秋联谊会上,西社镇在深圳龙岗双龙的稷山籍老乡王永庚激动地说。

“凤还巢”计划的核心就是关注、关心、关爱。近年来,稷山县大打“乡情牌”,通过恳谈会、座谈会、联谊会、团拜会等多种形式,与稷山籍在外能人名士加强感情沟通。由县主要领导带队分别到北京、贵州、太原、广州、苏州、东莞、厦门、武汉、西安、济南、南宁、深圳、上海等地举行乡情恳谈会,同时邀请回乡探亲的在外优秀人士参加县委、政府组织的春节团拜会,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投资环境,激发其故乡情结,鼓励其回乡创业。全县先后成立在外党组织、服务站等47个,加强与在外务工人员联络沟通,建立常态化联谊机制,主动联系问候,定期走访慰问,发挥在外组织和党组织作用,让在外人员就业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党建有阵地。

对于在外务工人员而言,家里的老人、孩子是心头放不下的牵挂。

为此,稷山县坚持在关心关爱做好后勤服务保障上持续发力。利用每年春节的机会,通过召开新春在外务工人员座谈会(茶话会)、走访慰问在外务工人员家属、发放慰问信及帮办服务卡、邀请在外务工人员考察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形式,广泛凝聚和动员更多的在外务工人员参与到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行动中来。先后开展了“万人返乡专车接送”“帮助在外务工人员夏收秋播”以及“爱心共筑·快乐成长”“情暖童心·相伴成长”“爱在心中·情暖未来”“走进太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暑假”等主题活动。网格化关心关爱包联服务体系共开展关心关爱服务10万余人次,涉及养老金代领、水电费代缴、夏收秋播、送诊就医、农田代管等日常帮助。其中,夏收秋播服务涉及2100余户在外务工人员家庭,共计3900余亩。团县委设立了在外务工人员关心关爱志愿者协会,协会依托学雷锋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服务大队、爱心天使团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先后为五里井特校、三交村小学、荆庄村小学、张家庄村小学180余名留守儿童送上关爱服务;为清河镇吴壁村、翟店镇西位村、稷峰镇敬老院88名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品,提供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按摩、节目表演等志愿服务,为老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为西社镇柴家庄村25名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开展“大村小爱”关爱志愿服务。

据统计,“凤还巢”计划实施以来,稷山县共建设159个日间照料中心,现入住留守老人1000余人,共建立留守儿童之家98所,均配备电视、亲情电话、电脑、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并设立“爱心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留守儿童活动室,共覆盖留守儿童4331人,让在外务工创业人员及他们的家属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如今在稷山县,科技、教育、卫生、旅游等各个行业,到处都有“凤还巢”回乡创业者的身影。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成为稷山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凤还巢”计划如无声细雨,正滋润着广袤无垠的后稷大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