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2-05
▲关陵 (资料图)
一
到关陵的那个早晨,天上正飘着霏霏细雨,关陵笼罩在缥缈如烟的淡淡迷雾里。
关陵位于湖北当阳市城西3公里处,是埋葬蜀汉名将关羽尸骸之处,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关陵开始只是座简陋的土冢,后来随着关羽地位的上升,葬地也随之扩大,形成宏伟规模。到了明嘉靖十五年(1536),已成陵园建筑群,始名“关陵”。
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红砖黄瓦,富丽堂皇。陵园中轴线上,由前而后依次排列八座古建筑:神道碑亭、“汉室忠良”石坊、三元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墓。两侧有华表、钟楼、鼓楼、碑廊、斋堂、来止轩、圣像亭、伯子祠、启圣宫、佛堂、春秋阁等。
神道碑亭前柱刻有郑东昌题写的楹联“夕阳丘首三分土,古道江头一片碑”。三元门刻着魏勷联:“两水抱云封,容与清光争日月;四山环锦嶂,嶙峋佳气郁松楸。”
正殿为主体建筑,前檐悬同治御笔“威震华夏”金匾,殿内悬俞廷瑞联:“太史不同书,英雄侯、奸雄贼,此际春秋争一字;昊天无异命,正统膺、伪统窃,当年日月岂三分。”殿内供奉关羽高大塑像,威风凛凛,气概不凡,左右护侍关平、周仓。后面是寝殿,门边悬联:“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汉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内立高3.6米、重800公斤的关公铜像。
寝殿后便是墓冢,高7米,周长68米,甃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墓前碑亭内有明万历年间所立“汉寿亭侯墓”碑,亭柱有联:“群山拥神宅;抔土涵太虚。”亭内明清名人碑刻,以明代文士袁宏道、袁中道的石刻诗文最为引人注目。
墓顶古木参天,绿荫蔽日,墓冢内只埋着关羽尸身,并无头颅。墓冢上的灌木丛树皆无树梢,像关羽一样没有头颅。古墓原有通道可进入墓室,据说墓顶如苍穹覆盖,顶端垂下两串铁链,悬吊着巨大的棺室。两边配有长明灯等祭器。墓室四周,有4个巨大的水缸,也许是当年用来盛灯油之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封堵了墓道,现在人们只能在墓前凭吊进香。
二
《三国志》载: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死后,孙权将其首级送曹操,企图嫁祸于人,曹操却用檀香木刻身躯以王侯礼厚葬首级于洛阳关林,孙权也以诸侯礼葬关羽残躯于当阳,这便是“头枕洛阳、身卧当阳”的由来。
埋葬关羽头颅的关林在河南洛阳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系明万历年间始建,有舞楼、大门、仪门、拜殿、大殿、二殿、三殿、奉敕碑亭、关冢。大门前有两座石牌坊,一座石坊立于明万历年间,主额题“汉寿亭侯墓”五个大字,两侧有联:“盖世英雄皈圣域,终天仇恨绕神丘。”第二座石坊立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主额题“中央宛在”,两侧有联:“千秋志气光南洛,万古精灵映北邙。”大殿中关羽金身端坐,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穿龙袍,手持笏板,庄严肃穆。大殿门板上,刻绘着《桃园结义》《水淹七军》《三顾茅庐》等12幅与关羽有关的故事。
成都曾有关羽衣冠冢,供招魂祭祀而用。清朝吴振棫在《养吉斋余录》中记载:“成都万里桥南,亦有(关羽)墓,相传先主招魂以葬者,岁久荒圮。”
三
关羽系山西运城解州人,三国时蜀汉五虎将之首,史称万人敌。因斩颜良于万军之中,解白马围,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刘备率军南下,收江南诸郡,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是年,关羽率大军进攻曹仁守地樊城,于禁督七路大军相救,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闻风震惊,欲迁都许昌,以避其锐。东吴陆逊利用关羽“意骄志逸”的弱点,给他写了极尽吹捧的信,本就自傲的关羽看后对东吴更不加设防。东吴大将吕蒙乘虚偷袭了荆州,他令士兵伪装成客商,赠送财物给江边烽火台守军,得以把船停泊江边。二更时分将烽火台官兵击倒,八十余船精兵尽出,占领关卡,长驱直入,径取荆州。关羽率残兵败将退走麦城,逃向临沮,被吕蒙部下用绊马索绊倒,俘于漳乡(今当阳关陵一带)。孙权以礼相待,极力劝降未果,将关羽杀害。赤兔马不食草料,随之饿死。如今关羽败阵的麦城只留有断垣残壁,横卧在沮水河畔。当阳市玉泉山北麓的珍珠泉右侧,竖有明万历年间雕刻的“汉云长显圣处”石望表,传说三国时蜀将关羽败走麦城遇害后英魂不散,在此显灵。
四
从《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挂印封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我们看到了一个神勇的关羽、英雄的关羽。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正义、侠义、信义、仁义、礼义集于一身,为历代百姓敬仰。隋唐以来,历代皇帝为关羽加封,使其成为武圣人,由侯、王、帝、圣、天,一路向上攀升,不仅融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跨越时空和种族,成为历史上最为奇特的神圣偶像,关帝庙遍及神州各地以至海外。历代统治者神话关羽,把他推举到九霄云外的高度,都是借助关羽这尊道德偶像树立楷模,强化忠义,统摄人心,维护封建皇权统治。
作为武圣,关羽活出了威仪,活成了楷模,活出了高度。自古到今辉煌了很多年,今后还将辉煌下去。历史已经给他披上了绚烂的彩衣,他那高大威武的形象会永远存在于世人心中。(《西安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