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山西(夏县)卫夫人书法艺术节综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7-15

盛世欢歌,千载夏都焕新貌;以文会友,八方联墨颂荣光。值此伟大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的关键时期,7月9日至13日,“厚韵夏都·文化瑰宝”山西(夏县)卫夫人书法艺术节隆重开幕。

赏名家书画、揽条山胜景、听忠孝故事、促经济发展……在省文联的指导下,夏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书为媒,在古老厚重的古都奏响了一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歌。这是夏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认真落实市委“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总要求,挖掘弘扬“三大资源”“六大文化”,助力大运城建设“三个战略定位”“四大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和大运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记者 常永强 景斌


以书为媒,品鉴书法之美

丹笔豪情唱大风,华章翰墨起河东。

肇源于夏县的“卫门书派”,以卫夫人为代表,家学相传、四世不坠,长达百余年。他们勇于变革书学传统,大胆开创书体新风,所体现出的以经世致用为导向的学术追求、以文化担当为己任的价值取向,当之无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斯文正脉,至今仍彰显出强大的时代魅力和价值。

首届“卫夫人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厚韵夏都”全国楹联书法邀请展、“溯源传承”卫氏后裔书法展是此次山西(夏县)卫夫人书法艺术节的“重头戏”。

首届“卫夫人奖”书法篆刻作品征集评审活动工作从2018年11月25日发布征稿启事起,到2019年3月25日截止,先后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6000余人7636幅书法作品,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其中,册页153本、篆刻318幅、长卷140幅、书法作品7025幅。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夏县的人文风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以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夏县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

经过严格评审,精心筛选,主办方评出入选作品393幅,其中,优秀作品20幅、入展作品203幅、入选作品170幅。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为首届“卫夫人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题标。“沐一脉清泉,洗心当伴瑶池月;循千年圣迹,习墨宜临古夏风。”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为此次艺术节撰写的楹联,高度赞扬了卫夫人的书法成就。

“溯源传承”卫氏后裔书法展共收到17位卫氏后裔的68副作品。作为卫氏后裔,现任运城市书协主席的卫立钧,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荣获中国书协“2011年度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2017年“中国书画十大人物”等荣誉。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他说,通过举办艺术节,希望能更好传承先贤的书法艺术,继承光大“卫门书派”,为大力弘扬书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千载重农桑,中华运祚从自始;一城堆锦绣,胜地民风自古淳。”“夏自何来,从大禹门前嫘娘手里;都由谁建,看瑶台天降杏树花开。”……“厚韵夏都”全国楹联书法邀请展上,125副歌颂夏县整体风貌、描绘夏县各个特色旅游景点、颂扬夏县历史名人的楹联佳作,让人们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夏都之古与夏都之美。

为筹备此次楹联展,主办方从2018年11月份开始,经过三个多月的征稿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及海外3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700余幅楹联作品,然后从中挑选出125副优秀作品,由国家、省、市书法名家书写,形成楹联展出。

省书协主席石跃峰说,三大展览的作品内容丰富,立意高远,书法笔走龙蛇、酣畅洒脱;篆刻雄浑滋润、婀娜曼妙;楹联用词优美、韵律合拍,是一场名符其实的艺术盛宴。

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处处长郑培亮出席开幕式时表示,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搭建书法事业发展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让全社会了解书法、喜爱书法蔚然成风;要传承好“卫门书派”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使之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宽大的胸襟,博采众长,使书法艺术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


以书为媒,享受生态之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上世纪50年代,夏县就以“四旁绿化”名扬全国。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强县,持续擦亮“全国绿化模范县”的金字招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8%。2018年,夏县被评为全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

如何享受夏县的生态之美?除了置身其中,人们从此次“人文夏县、生态夏县”摄影展亦能管窥一二。

一张张照片,凝结一个瞬间;一张张照片,蕴含一个故事;一张张照片,还原一段历史。

“人文夏县、生态夏县”摄影展,从去年11月起征稿,至今年3月截止,经过四个多月的征集活动,主办方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1000余幅作品。

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人文夏县、生态夏县”主题风貌,主办方从1000余幅作品中筛选出176幅入围作品进行布展,进而从176幅入围作品中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0幅及76幅入围奖。

一等奖《富泽之地》由组照、航拍片等四幅作品组成,反映早春的夏县,万物复苏,杨柳吐绿,生态夏县蓄势待发,白沙河湿地公园在没有树叶的遮挡下,山与树、山与水、大自然与人文建设景象,线条更加清晰,自然美观,给人以心旷神怡舒适之感。

二等奖《科技兴农喜丰收》以日光温室里反季节彩色西瓜为创作素材,紧扣摄影大赛主题,焦点突出,虚化前景,反映了绿色夏县农民科技兴农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等奖《超越新时代》航拍于水头镇兴南周围,聚焦飞速的“和谐号”动车穿梭在桃花盛开的鸣条岗,此地正是夏县数万亩油桃基地,不但反映出夏县特色农业和生态之美,更有开放的夏县正驶入快车道和超车道的寓意。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摄影艺术家用光与影完美结合的方式,让人们感知到了夏县的“生态之美”。

百卷书作,印证着历史和未来;颗颗丹篆,见证着过去和现在。磅礴大气的四展联办,让省文联副主席韩清波赞叹不已,这必定会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夏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基础;必定会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必定会成为夏县书法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喜事、盛事,成为宣传夏县、推介夏县、展示夏县的有利抓手和重大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以书为媒,感悟奋斗之美

连日来,位于夏县文化中心广场的非遗文化及文房四宝展销区,人流如潮。石桥庄手工布鞋、嫘祖香包、苏庄手工花馍、桃木雕刻等国家和省市级非遗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其中,来自夏县的艺术葫芦雕刻艺人裴唐宇,结合此次书法艺术节制作的系列文化产品成为展区的一大亮点。

夏县葫芦艺术传承人裴唐宇告诉记者,他们为这次艺术节专门设计创作了卫夫人葫芦,上面是卫夫人的肖像,下面是卫夫人写的《笔阵图》全文,后面是卫夫人的人物简介,他们还制作了葫芦毛笔,上面杆是用葫芦做的,下面是狼毫,他们想借助葫芦,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葫芦文化,让老百姓通过葫芦这种艺术了解卫夫人这个人物。

在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产自夏县的瓜果蔬菜、葡萄酒、高山绿茶、山野钙果、手工熏醋、鲁因挂面等14家特色农副产品,主打绿色生态牌,吸引了很多群众争相品尝购买。

夏县鲁因挂面传承人张合家说,很感谢艺术节这个平台,可以把夏县的美食宣传出去,把产品推广出去,把夏都的历史文化展示出去。

与此同时,7月10日,第三届全国“卫门书派”书学研讨会与“介子推忠孝文化”座谈会如期召开。

在“卫门书派”书学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书学研究课题出发,围绕“卫门书派”展开深入探讨,从历史定位、书体源流、继承发展、文论研究、美学价值等多个方面,对“卫门书派”进行论证、分析,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学术价值。专业的学术研讨吸引了我市以及外地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活动前,书法家们还走进夏县新建路小学,观看了书法进校园活动的成果展示,专家们和小学生零距离交流,并现场辅导孩子们学习书法。

在“介子推忠孝文化”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介子推忠孝文化”与当代教育、当前社会关注热点等现象,结合自身专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讲述了各自以实际行动传承介子推忠孝文化,并站在打造介子推文化名片、促进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介子推文化发展提建议、献实策:借助戏曲、话剧等表现形式,将介子推的故事搬上舞台,扩大影响效果;根据实践中发现的历史文物,填充介子推文化史实;深度挖掘介子推文化精神,延伸其当代意义,从相关史料的统一、载体的建设等方面传承和保护介子推忠孝文化等。

书写文旅融合新诗篇,奏响转型发展新乐章,描绘绿水青山新画卷,培厚投资兴业新热土,擘画民生改善新愿景。诚如夏县县委书记张宏志在开幕式上的致词所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夏县承先天之赐,借地利之优,举人和之力,举办此次活动,借力打造和撂响“厚韵夏都·书法之乡”文化品牌,以“一式一会四展六活动”为主要载体,进一步架起对外合作双赢的新桥梁,拓宽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培育强县富民的新动能,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