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徐宽福在坦赞铁路的日日夜夜攻克姆马段 挺进赞尼亚

来源:发布者:​徐信安 徐迅时间:2019-06-17

姆马段即姆林巴至马坎巴科段,全长156.7公里,是坦赞铁路地形最复杂、最困难的一段,杳无人烟,地形起伏,烂泥塘密布,是人迹罕见的“禁区”。

姆马段全长虽仅占全线工程的8.3%,但工程量大而集中,高填深挖,桥隧相连,仅土石方数量就占全线总量约20%,大中桥约占50%,而隧道却占90%。全段沟谷纵横,谷底多为冲击形成的沼泽泥塘,间有冲沟、坍塌、滑坡、错落等地质不良地段。仅姆马段前86公里就集中了全线88%的大中桥、70%的涵洞和全部的隧道工程,并有120处烂泥塘,最深的达9米。此时的徐宽福已上调到坦赞铁路工作组,担任生产组组长兼副总工程师。徐宽福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深知姆马段施工的困难和严峻,能否按计划修通,决定着全线总工期能否兑现,也关系到坦赞铁路能否成为现实。

1972年2月,在雨季到来之前,徐宽福指挥突击队抢先修通了130余公里的便道,以及通往各施工点的160余公里的便道支线,修建了装机容量3200千瓦的伊朗基临时发电站,架设了87公里高压输电线路,为大战姆马段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972年2月至5月,隧道工程在大雨滂沱的雨季中,经过连续4个多月的突击,突破土方两万方大关,并创造了月成洞1228米的优异成绩,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到了雨季结束的6月份,已有11座隧道胜利完工,完成的总进尺为隧道总长的97%。

大战姆马段工作组最初提出的口号就是“战三烂”(烂路基、烂桥基、烂隧道)。“三烂”的主要特点是“烂泥塘”,这是非洲的特有地质。这里山不成脉,水不成系,每年从山坡倾泻下来的泥水无处宣泄,年复一年的沉积,形成了厚厚的呈饱和状的腐殖质黏土层,铁路要从这里通过,根本无法修筑路基和桥基。

徐宽福曾在上世纪60年代参加过贵昆铁路建设,有处理软土基滥坝的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姆马段工作组通过实践摸索,借鉴国内贵昆铁路(水城滥坝)处理软土路基的经验,决定采用“深建桥、浅筑挡、两米换片石、平地打沙桩”的综合治理方案。路基工程主要是打好处理“烂泥塘”的艰苦硬仗。面对齐腰深的泥沼,臭气熏天,塘里的水中植物年年生,年年死,都烂在水里,致使水都变成了墨黑色,经过多年的沉积和腐烂,逐渐形成沼泽性软土地层,有些地段会形成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沼泽,俗称“水泡子”。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