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航海必备“方便食品”

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25-05-23

□孟丽媛

古代航海动辄历经数年,且船只荷载和食物储存技术有限。那大海之上,古人们吃些什么呢?

《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了唐代鉴真东渡时的食物:落脂红绿米、面、干胡饼、干蒸饼、干薄饼、蔗糖、石蜜、捻头及牛苏等。“捻头”即撒子,“牛苏”即牛酥,均是能长期保存、便于加工的“方便食品”。

明初,随郑和出海的巩珍在《西洋番国志》写到:“积贮仓粮舟者……乃至急之务,不可暂弛。”说明装载食物是起航前最紧急的任务。古代,远航船员们主要吃稻谷、腌肉、干菜等易储存的食物,沿途靠岸时及时补给食物淡水,航行中还可捕捞海洋生物为食。

但是,维生素缺乏导致的败血症是远洋航行的“劲敌”。当时没有维生素片等药品,古人远航时如何保证身体健康呢?

靠岸时,热带水果是船员补充维生素的好帮手。以郑和船队到达“占城国”(现越南中南部)为例,郑和翻译官马欢在著述《瀛涯胜览》中写到当地盛产“梅橘西瓜甘蔗波罗蜜芭蕉”,船员可以此为食。

此外,瓷器、豆子和茶叶是航海“健康法宝”。郑和船队远航时会携带菜种,将瓷器装满土种上蔬菜,途中便有新鲜蔬菜可以吃;豆类易存宜运,可以快速发成豆芽、长成豆苗,化身难得的新鲜蔬菜。《西洋番国志》讲到作为航海物资的“茶”:“下西洋去的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件,照人数依例关支”。茶包含多种有益成分,是当时船员喜爱的日常饮品,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航海饮食中欠缺的营养成分。 (《c》)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