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14
王玉中
1987年暑假,我前往运城参加全地区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合格证考试。当我一路颠簸、心急火燎、满头大汗地赶到考场——人民路小学时,距离开考不足五分钟。
饥肠辘辘、心慌气短的我手捧试卷,以为这次考试必定要考砸了。然而,当看到作文题《龟兔的第二次赛跑》,我顿时眼前一亮,心中有了底气,镇定了下来。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特别的嗜好——看书。自打上三年级起,我就时常利用课余、晚上等空闲时间,捧着砖头一样厚的小说,孜孜不倦沉浸其中。像上中下集的《三探红鱼洞》,我仅用一周时间就干净利索地“消灭”了。煤油灯前,鼻孔熏黑,那是常有的事。报纸杂志更是我上厕所的“忠实伙伴”,常常一蹲,就是半小时。
记得有一次上厕所,报纸上刊发的刚好就是童话故事《龟兔的第二次赛跑》。众所周知,第一次比赛,兔子输了,乌龟取得了胜利。那第二次比赛结果会怎样呢?怀着这样的好奇,我一口气读完了全文,并为兔子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最终赢得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而暗暗叫好,这个故事也因此深深印在了脑海里。
此刻,考试作文恰好是这个题目,我“手起刀落”,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又加以渲染和提炼,轻松愉快地完成了自己的作文。
时隔近40年,我仍清楚地记得,成绩公布时我取得了语文92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教材教法合格证的考试。
我认为,这一切都得益于平时的多读、多看。在日常教学中,我的讲桌上总是摆放着各类课外书籍。只要学生完成作业,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随时就能阅读。这也是我的学生语文水平普遍较高的一个原因。所以,我常说:“捡到筐里都是菜,闲书多读终有用。”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