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13
急诊科 王 敏
去年,在结束繁忙的早班工作后,我有幸参加《信仰的力量》主题培训。热泪盈眶间,我触摸到了烽火岁月里永不熄灭的信仰之光。先辈们为新中国抛洒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深深动容。“信仰若是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不再是华丽的修辞,而是镌刻在历史长河中最深情的告白。
培训间隙,监护室里那位92岁老奶奶的身影,突然浮现在我眼前。正值清明时节,呼吸衰竭与肾衰竭的双重折磨,让她转入市中心医院接受保守治疗。
初入院时,奶奶处于浅昏迷状态,须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家属轻声告诉我:“护士,等清明过了,我就接母亲回家。”那一刻,我们开始在生命倒计时的沙漏里精打细算:调整镇痛泵的滴速、控制吸痰管的深度、反复确认翻身时软枕的舒适角度……近乎苛刻的细节把控,是我们为生命尊严发起的最后冲锋。
然而,奇迹悄然降临了。次日,奶奶竟缓缓睁开双眼,颤抖着抬手与我们相握,甚至还能艰难抬腿。那一刻,我们都坚信,只要再给她一些时间,在某个春日的清晨,这位92岁的生命战士终将带着呼吸机与满身勋章,重返她未写完的人生长卷。
可惜,命运弄人。奶奶的肾衰竭急剧恶化,尿量锐减,水肿愈发严重。那天,一位身姿佝偻、拄着拐杖的爷爷,在保姆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进病房。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可那眼神里,依旧透着军人独有的坚毅。看着全身浮肿、插满各种管路的老伴,爷爷红着眼眶,用拐杖重重敲击地面,声音颤抖却无比坚定:“咱们回家!以前当当兵打仗时都没受过这样的罪,咱不受这罪了!拔管,我们回烈士陵园……”那一刻,我既心疼又担忧,赶忙搬来板凳,小声说:“奶奶,您最想见的人来了。”我迅速调整好床头高度,同时将监护仪的报警音量调至最低,生怕惊扰这份珍贵的重逢。
在奶奶生命的最后时光,我们每天为她擦浴、做被动锻炼、播放革命歌曲、延长探视时间等。最终,奶奶在满窗春色中安详离去,床头还放着爷爷从陵园带来的“红星土”。
各位同仁,这就是我们的战场!在这里,呼吸机是冲锋号,输液管是补给线,而患者的每一声心跳都是冲锋陷阵的鼓点。五月的鲜花已经盛开,但请别忘记——我们捧着的不是南丁格尔灯,而是永不熄灭的生命火种;我们丈量的不是病房走廊,而是通往尊严的“最后一公里”。我们以温暖守护生命,用希望点亮新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