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男”丁格尔的急诊室日记

——从质疑到不可替代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13

急诊科 廉哲明

初入急诊:从“怎么是男护士?”到“幸好有男护士!”

4年前,当我以实习生的身份第一次踏入急诊科时,迎接我的不仅是忙碌的脚步声和监护仪的警报声,还有患者疑惑的目光:“小伙子,你怎么做护士?”甚至有家属直接要求换人:“能不能让女护士来打针?”

但很快,现实给出了答案。当醉酒患者突然挥拳时,是我用身体挡在了女同事前面;当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需要轮换时,是我的体力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当大批车祸伤员同时涌入时,是我和男医生一起快速搬运担架……渐渐地,“幸好有男护士”成了科室里最让我自豪的感叹。

破茧成蝶:急诊科教会我的3堂课

第一课:速度与精准

刚入急诊时,有患者看到我,半开玩笑地说:“小伙子,你扎针会不会很疼啊?”我笑着回答:“我扎针是我们这里最好的。”结果一针见血,她惊讶地说:“没想到你的技术比女护士还要好。”这个故事的背后,是我在模拟假人上反复练习;现在,我能准确说出每一件抢救用物的位置。

第二课:细心与耐心

男护士容易被贴上“力量型”“粗犷”标签,打破偏见,我们男护士也是“刚柔并济”。记得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药物中毒入住监护室,刚开始不爱理人,在每一次护理时,我试着用她能接受的方式靠近:“今天想喝点温水吗?”“手有点凉,要不要加个被子?”晨间护理时,我轻声问:“要不要放你喜欢的歌?”她迟疑了一下,点点头。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她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了一点。

几天后,她的妈妈来探视。女孩拉住妈妈的手小声说:“这个大哥哥可温柔了。”那一刻,她的妈妈眼眶微红,转头对我说:“谢谢您,没想到男护士也能这么细心。”

这句“谢谢”,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男护士”这个群体最温暖的肯定。我们不只是“力气大”“能扛事”,更能在细节处给予患者最妥帖的关怀。温柔不是性别的特权,而是职业的本能。

第三课: 专业与精进

在急诊科工作两年后,我被调入重症监护室,开始系统学习血液灌流和重症护理技术。我还记得第一次独立操作血液灌流机时的场景:面对复杂的管路系统和不断报警的机器,我的手心全是汗,连最简单的预冲操作都频频出错。我的带教老师只说了一句话:“这些报警声,是生命与我们对话。”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从此,我学会了与血液灌流机之间独特的语言。

护理专业的深度,在于对核心技术的精益求精。当我们把每根管路都当成生命线,把每个参数都视为生命体征,就能让冰冷的机器传递温暖的希望。这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生命的守护。

很多人问:男护士在急诊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的答案是:

长时间站立、搬运、约束患者时的体力支撑;在混乱中快速建立秩序的空间思维能力;面对极端事件时相对理性的情绪控制力。

如今,我们医院男护士占比已达5%,但我想做的远不止于此:

深耕专业领域,积极参与院内多学科护理委员会,以男护士的视角融入护理质量改进与流程优化。

在急诊科的走廊里,我们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作为男护士,我愿做那个——用力量托起生命重量的人,用理性稳住慌乱场面的人,更用一颗柔软的心,守护生命最后尊严的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