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2-22
□记者 王捷 见习记者 杨颖琦
驱车前往永济市任阳村,采访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张思学的家庭。走进家门时,张思学和爱人齐白洁正在热情招待前来李雪峰生平展览馆和郑林生平展览馆参观的学生和家长。老人精神抖擞,事无巨细地为参观者介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问一些问题。
站在方方正正、充满红色气息的小院里,“立德齐今古,耕读传子孙”的新春联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不禁好奇,是怎样的家风,熏陶出了张思学这样的五好家庭?
张思学,1946年出生于永济任阳村,1962年初中毕业,经人推荐到任阳农中从事教师行业,投身农业教育。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成为永济市城西街道任阳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热心当地教育工作。
张思学为记者介绍展览馆
2014年,张思学舍小家为大家,主动将自己的小院贡献出来,为任阳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场所,并与家人一起担任展馆讲解员,义务为参观者讲解革命烈士生平事迹。
耕读传家
如何教育子女、传承家风是许多家庭重视的课题,但每个家庭的认识不尽相同,张思学一家给出了他们的理解。
张思学生在一个教育之家,家中兄弟姊妹八个,他排行第七,兄友弟恭,睦邻友好。这个家庭耕读传家,他的二爷、爷爷、父亲都从事教师行业。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张家后辈很是以读书为荣,对待家人和乡亲友爱恭敬。
张思学家中设有一间简易的祠堂,每年家人团聚时都会来此祭拜祖先。祠堂中挂着张思学的二爷张金榜生前为家族书写的对联:教子孙克勤克俭,和邻社载笑载言。二爷张金榜是当地有名的清末举人,饱读诗书,就读于太原令德堂(山西大学堂前身),后返回家乡以学济世,教书育人,用诗书教化民众。
张思学父亲也是读书人,从山西国民师范毕业后就从事教育行业,后来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回乡务农,在家乡教书育人。在张思学的印象中,父亲非常爱护学生,有学生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上学,父亲知道后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支持学生继续求学,直至其学有所成。父亲爱护学生的举动还衍生出了一段情谊,这位学生的后人到现在还与张思学的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张思学始终认为教师职业是伟大的。教师不仅把知识教授给学生,更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着学生。同父亲一样,张思学在教学中付出最多的莫过于一个爱字。他爱学生、关心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尽自己所能帮助每一个学生,他的很多学生都考上理想的学校,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家庭教育方面,张思学的父亲也从不松懈。记忆中,父亲教育他们时也是教师风范,常用粉笔在家中墙上写上名言警句,时刻提醒和教导他们向上向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日之计在于晨”“种地不上肥,等于瞎胡混”等。每当张思学从墙边经过看到父亲留在墙上的警句时,就会收回自己贪玩偷懒的小心思,好好读书。父亲不仅在思想上教育他们读好书、行好事、做好人,也在身体力行着。他教书之余,照顾村中的孤寡老人多年。老人过世,父亲为其办了简单的葬礼,入土为安。父亲做得多也讲得好,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们兄弟姊妹几个。
立德树人
受二爷和父亲的影响,家里几代人都从事教师职业。张思学大哥退休前曾任永济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他的女儿、侄子、侄女都在永济各个学校当老师,学生遍布各地。
张思学表示,在这个大家中,每个小家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无论学习上还是品德修养上,孩子们都被教得很好,对父母长辈尊敬孝顺,家庭关系和睦。
为树立耕读好学的家风,大哥张思足借爷爷张镇北之名创建“镇北基金会”,组织家庭活动,每年对大家族选出的尊老爱幼模范、考上大学的孩子给予奖励,并颁发“优秀子孙”牌匾。孩子们也特别争气,有的去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有的在清华大学教书,张思学的外孙女正在国外读研究生。
张思学给我们看了过年期间给外孙女发送的信息: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张思学将家风渗透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春风化雨感染着每一个子孙。
甘于奉献
永济市任阳村是一个极具红色文化底蕴的地方,更是李雪峰、郑林我党两位革命前辈的故乡。
2014年,永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任阳村选址建红色教育基地,多次考察寻找未果后,张思学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小院用作基地场所,并花了六七万元将平房翻新。
清洁展馆
2015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对外开放,张思学义务配合关工委做好展馆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天在展馆洒扫、接待、讲解。展馆参观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一直到天黑都有人来。在他的记忆里,一天最多有数十批参观人员。张思学退休后的生活重心都在教育基地,为了不让前来参观的人员失望,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即使有时外出,他也会在小院的门上留言“有急事,打电话”。老伴齐白洁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慢慢被张思学的言行所感染,看他忙不过来,甚至会主动担下讲解工作,确保他外出时展馆能继续接待。
张思学夫妇和侄子张正龙
采访当天,侄子张正龙一直陪着张思学夫妇。他说,每天清晨,两位老人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洁展馆,一收拾就是一个多小时。为了保证展馆环境的干净整洁,老人每天都要打扫七八次。老人常说:“能让更多人了解李雪峰的事迹,知道我党的艰难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怎么用更加准确、生动的语言讲好李雪峰、郑林的革命故事,突出革命前辈青年时代的精神面貌,呈现两位前辈的革命事业?为此,张思学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各类党史文件、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党史知识。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张思学用自己热情、真诚的一言一行,向参观者讲述着红色故事。
面对大家的夸奖和赞赏,张思学始终认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展览馆的建成和使用离不开永济各位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也离不开任阳村各位老同志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能够近距离了解革命前辈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对我们家庭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张思学说。
在张思学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孙子对李雪峰、郑林的生平事迹也耳熟能详。在空余时间他们也会帮忙接待参观者,分享红色文化教育带给他们的真实感受。孙子还为展馆设计了LED显示屏,使参观者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前辈的生平事迹。今年春节,除了远在海外的外孙女,张思学一家九口人一起到延安学习参观,花了三天时间参观枣园、宝塔山等红色教育基地。
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立德。在张思学看来,老一辈留下“耕读传家”的家风,就是要后辈子孙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劳动,要奉献,要有一心为公的情怀。也许正是这种良好家风的馈赠,张家子孙人丁兴旺,个个学有所成,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摄影 记者 卫行智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