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最美家庭”杜德建:最是书香能致远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2-16

□记者 王捷 薛丽娟  见习记者 杨颖琦 

读书之乐

一方书屋,一方天地。

在永济市卿头镇张坊村,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图书馆,由村民杜德建1981年创立,被誉为全国首家农民家庭图书馆。40余年来,杜德建不断扩容、提升图书馆,以书为媒介,为父老乡亲传播文化知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浸润人心。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2月8日,记者一行来到杜德建家中,了解了这位书香育人、读书传家的“最美家庭”标兵故事。

酷爱读书,建立家庭图书馆

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张坊学校门口。杜德建家庭图书馆的部分藏书,就在这个学校。

理书之趣

前几年,因为家里装修,杜德建把部分藏书搬到了已经闲置的村学校。后来房子修整完毕,他索性就租赁了学校三间房,按照报纸、杂志等类别收藏。

自1981年至今,他所建立的“家庭图书馆”已收纳各类报纸1350多种、期刊图书约8万册,涵盖了党史、文学、科学、教育、农用技术等各个方面。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知识的渴求,对书籍的喜爱。

1961年出生的杜德建,从小就喜欢读书看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探寻一个又一个未知的世界。因此,他的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从永济王村高中毕业后,他高考落榜,复读再考,依然还是没能考上。尽管如此,他心中对知识的渴求,一直都在。恰巧有机会,他就在本村当了民办教师。

当时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9.9元,他每年却要花费许多订阅费,全国各省的青年报、农民报、少年报……

“你只要能说出的报刊,我几乎都订过。”杜德建指着那一间摞满报纸的教室自豪地说。

提起办图书馆的初衷,杜德建说自己虽没上成大学,但心中想为家乡做点事,成就一番事业的壮志始终都在。“那时候,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亲们因知识缺乏,错用药肥的现象常有发生,损失挺重的。”杜德建说,因为识字看书懂得多,村民在种植方面遇到不懂的,都喜欢来问他。平时他也有藏书的习惯,遇到他也不懂的,他就开始查询种植方面的工具书,或是再买一些相关书籍,了解后再给村民解答。渐渐地,询问他的人越来越多。

何不建造一个“图书馆”?义务开放,这样大家也方便查询,并了解更多知识。

杜德建这样想了,还真就这样做了。1981年,他索性将自己的所有藏书全部归纳整理,在家里建起了一个“家庭图书馆”。以他当时微薄的工资,有些“入不敷出”,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觉得,家里的成员都出钱出力了,帮他买书订报、管理图书馆,他用这个名字可以将所有人的付出囊括其中。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图书馆的设立,对杜德建来说,也有一份事业心在其中。从民办教师到1999年转正,工资虽高了一些,但这些钱也被他几乎全拿来买书订报,充实图书馆。后来他成为学校的校长,个人经济也还是不宽裕。别人一听去市里、省里领奖都是高兴的,只有他愁容满面,“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买一件还不如多买几本书”。艰难中,他的图书馆一直坚持着。

无怨无悔,家人是坚强后盾

在其他人眼中,杜德建对书的“痴迷”可以说是疯狂的。

为了丰富图书,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坐公共汽车到一些城市,再徒步去各大图书馆精心挑选各类书籍。近到运城、临汾、西安,远到太原、郑州、石家庄……都有他的足迹。夏天,渴了他就到机关单位卫生间喝几口水管里的自来水,饿了就吃妻子给他带的烙馍。“夏宿街道旁,冬住候车室”,是他当时外出的概括。

一次,在石家庄的一个图书馆,他把自己带的200元钱全部买了书。精挑细选后,夜幕已经降临。他索性把自己带的床单铺到车站广场的地上,把装书的包当做枕头,把装干粮和仅剩一点路费的包挂在胸前,就呼呼睡去。谁曾想,半夜被汽笛声叫醒,他才发现头下空空,两个包已不翼而飞。

身无分文、又在异地,可想而知多么窘迫。杜德建不忍心空手而归,就找了个工地。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工地领导收留了他。搬砖、拉钢筋、扛水泥……天气高温39℃,只有一身衣服,每干一天全身就像散了架,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11天,赚了300元。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他来到图书馆按照自己当时选的读本,又买了一次。尽管有4本书没买到,但他仍然很高兴补齐了其他书。

杜德建能办成图书馆,一路坚持下来,不得不说家里人宝贵的支持。

1982年,杜德建和妻子刘聪玲结婚。家里的施肥浇地,都需要钱,杜德建帮不上忙,妻子只能贷款。可即使是这钱,他也想用来买书,妻子却没有抱怨一句。一边是图书馆,一边是学校,杜德建付出了许多心血汗水,相濡以沫的妻子也跟着他吃苦受累,家里、地里都是妻子一个人操持。1994年年末,订报期限就要到了,他回到家妻子不在,找了找发现家里有2000元,就把这钱先垫付了报款。事后才听妻子说,那钱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给老丈人看病用的。

刘聪玲一开始也觉得委屈受累,但后来还是被杜德建的真诚和执着打动。当时,杜德建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农民”,她作为家属一起被邀游览长城、参加央视春晚录制,她觉得,这不也享了很多人没享的福吗?

杜德建的父亲曾在张坊村和王村担任支部书记,也是一位老党员。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读书看报成了他的爱好。父亲虽然脾气火爆,但就他办图书馆之事从来没有生过气。父亲80岁大寿时,杜德建的大姐留下500元,让他给老人过寿,结果他还是用在了订报上。

带动家人,用书香浸润生活

家庭图书馆里的藏书,不仅惠及了周边老百姓,也让杜德建的家人受益匪浅,他的儿子、女儿,就是最真实的见证。

因为藏书多,两个孩子打小也都爱阅读,上学之余都会躲到图书馆里翻翻看看。儿子杜晓波从小就喜欢翻阅美术类书籍,顺利考入运城学院美术系,2007年前往乌克兰继续深造。学有所成回国后,他成为一名教师,在运城幼师教学。他也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平时回到家,除了帮忙整理图书馆以外,还帮母亲做家务,给地里庄稼打药、浇水。

儿媳王军萍也在运城教育系统工作。之前,她主动申请去山区支教,因为无法顾及孩子,杜德建老两口就照顾起了大孙女的日常。他们常笑说儿媳“用自己孩子的哭声换来了大山儿童的笑声”。受家庭熏陶,大孙女从小喜欢读书,十分懂事。

每逢寒暑假,儿子儿媳都会借助家庭图书馆这一载体,和大学生一起做公益,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拿上50至100本书,到周边乡镇的集市上宣传展示,义务让大家登记借阅。不仅如此,夫妻俩还将老父亲的一部分书籍拿到运城市区自己住的小区,打造了一个书馆,供小区的人免费借阅、享受书香的浸润。

对于女儿杜晓晓,有件事杜德建一直觉得亏欠。有次去郑州出差,他把所有钱都买了书,回来的路上才想起答应女儿的生日礼物。他一进家门,女儿兴奋地打开布包,发现里面不是她想要的连衣裙而是书时的表情,让他至今难忘。长大后,女儿还跟妈妈调侃他,“我爸每次从外面回来,布包里不是书就是发霉的馒头”。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每每看到好书,都会给父亲邮寄回来。

书香,浸润着这个家庭,丰盈着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多年来,“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山西省十大藏书家”等荣誉,是对杜德建的肯定。2015年5月,杜德建家庭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最美家庭”;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2016年荣获”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称号。

爱读书就是最好的家风。这个“最美家庭”,因书香,被赋予丰厚的底色,并不断影响、感染更多人爱上阅读。

 摄影记者 卫行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