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为人己愈有,与人己愈多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2-13

□陈云毅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4年了。24年来我多次想提笔写写父亲的事,却总感觉自己无法写出父亲的伟岸高尚。然而父亲留给我们的家风记忆是我们受益终生的财富。

无私奉献,忘我工作

人民的利益、党的事业永远为重,公家的事永远搁在第一。1973年至1977年,父亲历任夏县庙前公社(现庙前镇)书记和主任,庙前公社那时是个山区公社,贫穷落后。父亲到任后全身心扑在庙前,好几年春节都没有回家。记得1976年正月初二的早晨,母亲蒸了一笼鸦雀馍(一层高粱面和一层小麦面卷在一起的馍),带着我到庙前看父亲。到公社,公社的人说父亲在庙凹,我们沿山疾行八里赶往庙凹;到了庙凹,大队干部又告诉我们,父亲刚离开去了虎庙村,我们又翻深沟五里到了虎庙村,找到父亲时已是下午两点,父亲和村干部正在商量引水工程。看着父亲的身影,12岁的我手抓着大队部窑洞的门框,眼泪吧嗒吧嗒掉落在地上。

父亲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庙前公社忘我地工作,足迹遍布庙前的山水土地,身影刻在庙前的干部群众心里,很多干部群众谈起我的父亲,会竖起大拇指说:“陈书记,真正的共产党人。”1996年(我父亲于1996年病故)我在夏县碰见时任庙前镇堡尔村党支部书记杨晋川,当他得知我是陈书记的儿子时两眼泪花,他说:“陈书记是个好干部、好领导。1974年夏天,陈书记到我们村下乡蹲点,在现场看见我被晒脱了皮,当场把他的白色短袖脱下来给我穿上,那件短袖我到现在还珍藏着。”

父亲的言传身教,一名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忘我品格,一直感染着他人,也感染着我们。无怨无悔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奉行的准则,永远的追求。

心思缜密,心怀他人

父亲待人接物细心周到,时时为他人着想。父亲在平陆县担任县委组织部部长时,一天下午,一位老干部到家里反映完问题后,父亲送他出门看见天色阴沉下起雨来,就喊我:“毅,拿雨伞。”我拿着雨伞出来就说:“叔叔,要雨伞吗?”那位老干部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回到家后,父亲沉着脸批评我:“毅,知道你今天的话有什么错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要雨伞有什么错误?父亲耐心地告诉我:“你没看见天已经下雨啦?他是否需要雨伞,你很清楚。应该直接说,叔叔,给您雨伞。”

一个疑问的“要”字和一个肯定的“给”字,一字之差但产生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群众从一个温暖的字眼可看到组织与党的温暖和关心。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有了更深的感受,一句尊敬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话语可以化解许多的矛盾和问题。

父亲心里永远装着他人,唯独没有他自己。

多年前,父亲在城关镇党委担任党委书记,那时的厨师杨师傅(已故)告诉我:“你父亲心里永远想着别人,有太多的事儿,我作为一个做饭的,只说一件事。有一天晚上7点半,陈书记下乡回来,我已经下班骑车到了大门口,家里也有点事急忙回家,他看到我急匆匆的样子,就说已经吃了,家里有事就赶紧回家吧。我第二天才知道,你父亲那天晚上吃了凉馍就大葱,后来还故意告诉我他特别爱吃大葱。陈书记心里永远装着别人,为他人着想。心里永远有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样的好干部,怎么会早走啊。”

美好家风,永恒资产

《道德经》有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父亲不到60岁就离开了我们,虽然曾任平陆县委组织部部长、绛县纪委书记、绛县县委副书记、运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运城市对台办主任,但一生廉洁奉公,没有留下任何房产和存款,只有运城市委特批覆盖在父亲遗体上鲜红的党旗。我的兄长在清理父亲在运城市委办公室留下的东西时只拿回了缴纳的党费证和庙前供销社5元股金证。二十多年来,我们时刻作为珍贵的遗产予以保存。父亲没有给我们子女留下物资遗产,却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美好的家风、良好的口碑是留给我们后代最贵的不动资产。

父亲留下的良好家风、耿直的为人品格是我们最珍贵的不动产,我们一定要珍惜它,把美好家风世代流传。人生的价值不只是以金钱衡量,人格的价值才是最高的价值。相信自己为人与人,就如道德经所言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我们的精神永远丰富快乐。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