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传承猗顿文化精髓 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临猗猗顿文化研讨会发言摘要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2-16

近日,以“传承猗顿文化精髓,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临猗猗顿文化研讨会,在猗顿故里——临猗县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

猗顿作为中华布衣商圣、中华实业商祖、中华晋商鼻祖,是中国古代商业文明的典型代表。猗顿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一介贫寒书生,后问术于陶朱公范蠡,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继而兼营盐业及珠宝,10年之间,成为巨商大贾,以“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人因地名,地因人传”,从古到今,围绕着猗顿所产生的传奇故事,在临猗当地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猗顿文化研究、猗顿文化与晋商文化研究、河东地区历史与考古研究、先秦及晋国历史与考古研究、猗顿文化与文旅融合研究五个方面,深入挖掘猗顿文化内涵及其精神价值。本报特刊登部分专家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中国·临猗猗顿文化研讨会会场

  ◆靳国全(临猗县委书记、县长)

临猗古称郇阳,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轫之地。这里历史悠久、先贤辈出,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厚土。春秋时期,晋商鼻祖猗顿在这里畜五牸、植三园、兴盐业、贩珠宝,勤劳致富,乐善好施,成就了事业,谱写了传奇,留下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在中华文明农商融合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百年来,临猗人民继承了猗顿务农兴农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临猗先后获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十余项国字号荣誉。猗顿农品,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我们始终坚持和传承猗顿诚信经营的商业精神,政策上激励、平台上支持、环境上保障、生活上关怀,全力打造投资兴业福地,全县电商物流突飞猛进,各类人才八方来聚,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展现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代商圣名青史,千古流芳永相传。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猗顿“踏实苦干、开拓进取、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赋予猗顿文化更具时代价值的现实意义,持续擦亮“商祖发源地·运城果世界”美誉品牌,彰显文化自信,让各界朋友全方位了解临猗、关注临猗、宣传临猗、支持临猗。

  ◆李晓波(临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郇瑕盛会聚群贤,商祖文化续新篇。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开创临猗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起点,我们相聚商祖故里,隆重举办中国·临猗猗顿文化研讨会。

本次活动是我县举办的学术研究层次较高的一次文化盛会,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古鉴今,以史育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旨在挖掘猗顿文化精髓,溯源晋商文化,进一步叫响商祖名片;旨在汇聚各路英才,凝聚各方力量,全方位推动临猗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是我县的一次文化盛会,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物局指导,中国先秦史学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共临猗县委、临猗县人民政府承办。

◆孙 鹏(临猗县副县长)

一段春秋史,半部商文化。在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商业发展史上,猗顿一定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勤劳朴实、诚实守信,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从一介寒士逆袭成富甲天下的商业巨贾,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被后世誉为布衣商圣、晋商鼻祖。

因此,探讨猗顿文化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题中应有之义。

知古以鉴今,明史以笃行。传承猗顿文化精神,保护猗顿文化遗迹,促进文旅融合就是要汲取其所留下的智慧营养,弘扬其闪光的精神特质。为了达成这一预期,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不遗余力,进行文化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和对今后临猗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海内存知己,同心铸辉煌。正是由于各位专家、各界朋友的鼎力相助,本次活动得以成功举办。相信这场荟萃五省六市近40名文化名家参加的文化研讨会,将对临猗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商祖故里城市品牌知名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会吸引更多社会精英关注临猗、支持临猗、投资临猗、建设临猗,也将会以商道精神,团结有志之士,吹响打造商祖故里驰名城市品牌的进军号角,聚各界精英,凝各方力量,汇聚建设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

猗顿是春秋晚期的一介穷士,以“畜五牸”(即牛、马、猪、羊、驴五畜),重商贸,多财善贾,兴富于临猗“郇瑕氏之墟”,与有财神、商圣、商祖之称的陶朱公范蠡齐名,号称“陶朱猗顿之富”。中国历代王朝常有重农轻末(末指商贸)的习惯观念和施政方略,但猗顿能农商并举,诚信尚诺,非常可贵,对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仍有积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要相对标,时下可对接中华文明探源的国家级工程,不做旁观者。中华文明探源,既要探未知,更要扬已知,这样才能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山西省委和临猗县委“挖掘晋商文化内涵,弘扬晋商文化精髓”动惟厥时,充分利用猗顿历史文化资源,激发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内生动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令人钦佩!

◆宫长为(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

本次研讨会大家聚焦猗顿文化,上下求索,呈现“三化”:

一是深化猗顿文化的理解认识。通过全面梳理文献,详细考辨猗顿身世,探讨猗顿致富的主要途径;提出猗顿经营种植、畜牧、池盐、珠宝等产业致富,进而分析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时代背景;着重指出猗顿事业的成功,得益于晋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依据历史的脉络,搜集整理出与猗顿有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字,加以探讨,颇有新意。

二是深化郇国史事的辨证考索。从郇国历史地理沿革到晋商鼻祖猗顿由来,全面、系统地论述临猗境内古代文明的前世今生;结合文献记载和出土材料,翔实考察姬姓郇国和原姓荀氏历史变迁,昭示郇国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三是深化晋商文化精髓的诠释阐发。围绕猗顿文化内涵,探讨如何进一步阐释晋商文化;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结合猗顿文化的特点,探讨晋商文化传承发展;通过探索猗顿经商活动规律、商业道德实践,论证猗顿对中华商业伦理、商业文明的贡献。

大家选题独特,视角新颖。我们要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传承猗顿文化精髓。

◆蔡运章(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郇是西周初年的姬姓封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郇国是谁建立的?封邑在哪里?这是研究西周春秋历史的重要问题。

姬姓郇国是西周初年周文王第十七子的封国,地位颇为显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世本·帝系篇》《说文解字·邑部》都有关于姬姓“郇”“原”两国受封的重要记录。“原”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郇”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

荀叔参与“成周”大典。《逸周书·王会解》载,周成王举行“成周”大典时,荀叔紧挨“周公”站立在朝堂左侧,颇显尊贵。《诗经·曹风·下泉》载:“四国有王,郇伯劳之。”郑玄笺:“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这说明“郇侯”有协助周王治理诸侯的功劳。

荀侯还奉命讨伐“曲沃武公”。《左传·桓公九年》载:“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从“曲沃桓叔”到“曲沃武公”,祖孙三代图谋夺取晋国政权。公元前703年,荀侯与虢仲等诸侯奉周桓王命出兵讨伐“曲沃武公”。

姬姓郇国灭亡与“原姓荀氏”的分封有关。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史记·晋世家》)。古本《竹书纪年》载:“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二年》载:“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杨伯峻注:“荀息即荀叔,黯或是其名,息其字,叔则是其行次。”“原黯”本是姬姓原国的贵族,约在公元前677年,“曲沃武公”篡夺晋国政权后,便兴兵攻灭姬姓荀国,并封晋国“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史称“原姓荀氏”),封地在今新绛县南部。

综上所述,姬姓郇国(位于今临猗县西南)是西周春秋时期的重要封国。姬姓郇国历史的研究,对挖掘西周春秋及临猗地区的历史文化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沈长云(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一、文献所载猗顿、陶朱之富

陶朱、猗顿是春秋末年我国商界两位著名的人物。《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陶朱和猗顿,都生于春秋战国之际。他们的事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值得研究。

二、猗顿致富之途径

《史记·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猗顿专因贩卖池盐而兴起。《孔丛子》:“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常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猗顿除贩卖池盐,还通过其他方式致富。

三、盐业对于古运城地区的重要性

早在唐尧时期,这里的人民就因土地肥沃和解州盐池之利而得以长足发展。据称,猗顿为了更好地贩运,还开通了一条长百里的运河,从河东盐池直达蒲坂(今山西永济)而入黄河。其所贩运的,当然也应当是盬盐。从猗顿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盐业对晋国及古运城地区的重要性。

◆吉琨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临猗位于运城盆地,北枕峨嵋岭,南望条山,西濒黄河,东接盐湖区,境内涑水流经,气候适宜,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早在旧石器时代,黄河岸边就有古人活动。临猗境内有数处新石器时代遗存,与运城盆地及周边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构成了河东地区的文化格局,成为中原文明的一部分,是早期中国的核心地区。

这里是夏商时期的夏墟,又是商的西疆;西周时期,或为周人王畿的一部分,当地有郇伯的传说。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腹地。晋文公复国经过此地,晋景公时期曾有迁都于郇瑕之地的提议。这里还发现数处古城及晋国卿族墓地。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这里隶属魏国,魏国都城在安邑,即今夏县禹王故城,临猗一带为魏国核心。

战国中期以后,西风东渐,秦国东扩,临晋由河西的大荔县朝邑镇一带东移至现在的临晋镇。西汉始,猗氏成县,今铁匠营一带即为猗氏故城,曾担负盐池管理部分职责。猗顿于春秋晚期畜牛羊于此,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这里成为晋商之源。

◆高春平(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

一、中国商业的起源

商业的萌芽是原始社会生产者之间偶然发生的物物交换。后随着畜牧业与种植业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便有了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有了专门的交易形式——商业。

在交易过程中,盐是农民无法自己生产的,而河东盐池自古以来便“南风起,盐始生”,不假人力、自然结晶。正是资源禀赋铸就了“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物质生产基础。这便解开了晋商何以起源于河东盐池,晋商鼻祖猗顿为何能发家兴盛于古河东大地猗氏的奥妙。

二、晋商源于河东盐池

盐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必需品,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中国商业的起源和晋商的兴起同盐的关系极为密切。晋商源起于山西拥有本地独有而别人离不开的食盐。黄河流域,最早把盐运到其他地方去贩卖的是山西商人。中国汉字里商贾的“贾”字,就是出自于“盐”,音“gǔ”,指的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河东盐池——盬。可以说,河东盐池是晋商最早的发源地。

三、河东盐池孕育晋商鼻祖和早期商人

盐成就了中国古代第一批大商人,他们中有许多是依靠池盐资源优势而致富的。春秋战国时期,河东的池盐便被视为“国之宝”。

鲁国穷士猗顿便是因经营池盐而巨富的。猗顿用盬盐起,后来产业既多又大,可以说他是靠农业糊口、畜牧起家、盐业巨富、珠宝传名的富商巨贾。

四、猗顿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时代背景

为什么先秦时期河东会出现如此富有并驰名全国的豪商巨贾呢?这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带来的思想观念大解放、社会经济大发展、人才大流动有很大的关联。

依据现有史料考察,晋国公子后裔计然和孔子门徒子贡属偏重晋商理论的专家,计然向越王献富国裕商七策,范蠡用其五而勾践国富兵强雪会稽之耻,计然因此被称为“商圣”。从师承关系看,计然—范蠡—猗顿,经商理论一脉相承。那么,可以说猗顿是“商圣”计然的再传高足弟子,得了计然、范蠡的商业智慧真传,而且他不断用老师的商业理论指导自己的经商实践。在短短十年间,他不仅改变了过去吃不饱(耕则常饥)穿不暖(桑则常寒)的状态,而且迅速完成资本积累,又以河东池盐业发家致富,且以珠宝经销商及国内一流的高级珠宝鉴定师名声成就先秦富商大贾的商业传奇。因此,猗顿被称为“赀拟王公,驰名天下”的首富。

猗顿是历史记载较早的既懂商贸原理,又有成功经商实践的山西商人,可谓名副其实的晋商鼻祖。

◆魏晓锴(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明清以来,山西商人曾辉煌商界五百年,茶叶商人即是其中一支劲旅。清代民国时期,山西商人的茶叶贸易更是趋于鼎盛。这一时期茶叶贸易的发展壮大,除因山西商人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品质外,也与其善于总结、积累办茶经验密切相关,办茶规程即是集中体现。

清代民国时期,山西商人的茶叶贸易集采购、加工、运输、经营与销售于一身,体现出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流通及精细化营销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山西茶叶商人工匠精神、开拓创新和商业智慧的精神表达。

山西商人大规模从事茶叶贸易从明中叶开始,到清代飞跃式发展,一直持续到民国,数百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办茶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办茶规程是其商业智慧的结晶。办茶规程囊括了采茶、制茶、运茶、卖茶等方面,可谓山西茶商不断发展壮大的一大法宝。办茶规程不仅是茶商进行贸易的参考书,也是山西商人从事茶叶贸易史的记录。茶叶贸易、办茶规程展示了山西茶商的工匠精神、商业智慧和创新品质,这也是现代山西商人乃至中国商人理应遵守的贸易品格。

◆阮建军(临猗县政协党组成员)

猗顿是早期的实业商人,在春秋战国这个中国商业第一次大繁荣时期,他以实业起步、靠实业立足;猗顿是纯粹的职业商人,他没有官场背景,白手起家成为千古名商;猗顿是成功的跨界商人,他先后从事养殖业、盐业、玉器珠宝业等,无不做到了极致;猗顿是“鲜活”的民间商人,史书记载寥寥数笔,但辉煌历史写满了他奋斗过的大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猗顿从商首要的价值观。他取财有道,更用财有道,《史记·货殖列传》赞其“其财能聚,又复能散”,为后代树立了义商的标准形象。他“送畜饲用,子利取半”的养殖模式,是最早的“劳资合伙”经营模式,体现了人本经营思想,直接催生了后来晋商“身股制”的产生。他诠释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

诚信是猗顿为商之精髓所在。猗顿诚信天下闻名,以致玉器交易“非陶猗不能市也”。他起于牧,成于盐,积于玉,求变、求新、求精,是两千多年前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代表。

猗顿文化是解决现代企业劳资矛盾的金钥匙。猗顿提倡“劳资合伙”,企业与员工由雇佣关系变成合伙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猗顿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他“送畜饲用,子利取半”的经营模式,是最早的“公司+农户”,也是最早的先富带后富。

猗顿文化是现代企业竞争的制胜心法。要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取胜,只有把猗顿至诚至情的经商理念修炼到家,才能赢得顾客。

猗顿文化是创新发展的时代召唤。他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匠精神,穷则思变、转型发展的进取精神,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

◆晋保平(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

山西运城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临猗同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厚重,博大精深。

在以往的历史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中,尧文化、舜文化、禹文化等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研究猗顿这样一位具体的历史人物。猗顿文化研讨会召开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化基础建设,对于深入发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深化晋商文化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临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猗顿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研究猗顿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时代价值(现实意义)。所谓科学内涵,就是要始终坚持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使猗顿文化的研究始终建立在有坚实学理支撑的基础上;所谓精神实质,就是要深入研究和提炼从猗顿身上挖掘出来的创新精神、开放精神、诚信精神、务实精神;所谓时代价值,就是要把猗顿文化研究与临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猗顿文化打造成符合时代需求、推动地方建设的“软实力”,积极促进临猗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向晋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晋南地区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的临猗更是人才辈出,名闻华夏。猗顿是我国春秋历史上著名的商家代表,猗顿文化是三晋大地遗存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对进一步认识山西传统地域文化,进一步彰显源远流长的晋商文化,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直以来就十分关注山西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发掘,尤其是在晋南区域的考古挖掘和历史研究及晋商文化的研究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学科态势,这次能与临猗县合作举办“中国·临猗猗顿文化研讨会”,也是我们推进相关工作的一次尝试。

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省校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山西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李茂盛(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会长)

猗顿是当之无愧的晋商鼻祖。山西晋商文化基金会在2020年创办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时,就将猗顿坐像敬放在开篇首位。

之所以说猗顿是鼻祖,一是因为猗顿在中华农业与工商业分工初露端倪的时候,就大胆地发展规模养殖,把传统农业与工商业嫁接起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因为猗顿在早于世界公认的西方商业文明2000年,就开辟了中国与西域或中亚的商业贸易,把运城潞盐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或中亚,成为“一带一路”大商圈的先行者。有这两个理由,足以证明猗顿在晋商乃至中华商业史上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自然也是我们今天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至关重要的切入点和培育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得天独厚的支撑点。

猗顿文化是晋商文化最为有力的历史例证。晋商文化精髓实质上就是弘扬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开拓进取的开放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务实经营的奋斗精神和经世济民的奉献精神,而所有这些精神在猗顿身上都有体现,如猗顿取予以仁、守信践诺的契约精神,先内后外、开疆拓土的开放精神,主仆同乐、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东奔西闯、果决稳健的奋斗精神,以及财可聚散、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

研究猗顿历史,对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精神意蕴,特别是深入挖掘晋商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现代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对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特质,塑造商业文化的价值取向、事业追求、职业态度、行为规范、得失标准,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其对推动山西转型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薛丽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