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走进桥头古村

来源:发布者:李新潮时间:2021-03-02

东桥头村地貌 (资料照片)

坐落在芮城县学张乡西北隅的东桥头村,南距县城约10公里,北离中条山约5公里。村庄三面环沟,一面通山,地理位置奇特,村史比较古老。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为数不少的古庙宇、古民房、古窑洞、古树、古井等建筑和遗物、遗迹。特别是近年来《举起手来》《乡里乡亲》《天地粮人》《李家大院》等10多部影视剧在该村取景拍摄后,该村更是声名鹊起、引人注目,前往游览探访者络绎不绝。

笔者自小在村中长大,以前从未感觉村子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何以今日竟如此热络?或许真应了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东桥头村现有村民168户、610口人,而在外工作人员则涉及100余户、400余人,占到村中人口的三分之二。村人以李姓居多,差不多占到总人口的80%。

古村名 古时,东桥头村村名为“乔头村”,为一主村,其下辖六七个属村。村中现存的一块明万历三十五年残碑,上面刻有“古芮三坑里乔头村古有东岳庙马牛王庙……”;村里遗存的清代《李氏族谱》(老六分长门李范第三子祯祥支谱序)中记载的村名也是“乔头村”。从芮城县志查阅,清代乾隆版志书之前都为“乔头村”,到民国版县志方改为“桥头村”,但并无“东桥头村”之称。叫成“东桥头村”,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的事了。村子西边原有个村叫“沟西庄”(民国版县志里标注的仍是沟西庄),新中国成立后改叫“西桥头”。也许是为了区分两个村名,就顺势把桥头村叫成了“东桥头”。

字典里“桥头”词条的解释是“桥两头和岸连接的地方”。过去村子三面环沟,并无桥梁,所以村名叫“桥头”,没有道理。而“乔”意,除了姓氏之外,本意“高、高而曲也”,意指“向上圆曲凸起”;而“头”则更有“首”“第一”等含义。从村子三面环沟的地形地貌来看,叫“乔头”是很贴切的,既合以地形定村名之意,更包含古人对村民奋力向上、争夺第一的期许和愿望,不管怎么说,“乔头”是很有文化内涵和意蕴的一个村名。

据芮城县志载,乔头村为古芮“四堡”之一的乔头堡。过去村子东西两面沟有泉水,四季长流,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因村处于夹沟之中高台之上,故有“二龙戏珠”之形胜,亦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前些年在村南沟边发现了一些古墓,有专家考证,此为一秦汉时期古墓群,并推论,该村古时或为一座城。而村北一地名为“城上地”,或许也能够佐证这一点。另,2017年编印的《东桥头村志》记述,春秋末战国初期,魏国贤士段干木(祖居学张乡下段村)在孔村设馆授徒,闲暇之时,常到干涧沟(孔村与桥头村之间的一条沟)边与乔头村的村叟老儒闲谈聊天,说明乔头村至少也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据乔头李氏族谱记载,该村原本为黄姚两姓族人,元至正年间,官拜检点散骑郎的李氏先祖李福成辞官归隐芮城水峪龙沟,辟荒造地,桑稼为务。李福成育有两子,长子李大育有一子李慜,迁居河南邓州桑家庄;次子李老育有三子,长子李志,迁居芮城西窑村,次子李恩迁居乔头村,三子李德迁居永济洗马村。乔头李恩一支后代繁衍旺盛,其后人又多分支迁往陕西、河南及本县各地,留在村中的后代又分老六份、小六份等各支脉,延续至今。

古庙宇 从村子西南方的一座土桥进入村庄,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庙宇建筑群——东岳庙,也叫泰山庙。庙前一棵大皂角树,树龄已达400多年。在它的对面是一座坐南朝北的戏台,也叫泰山庙乐楼。在东岳庙正殿东前沿墙上镶嵌的清康熙三十二年《重修东岳庙正殿碑记》记载:“余社有东岳庙不知建自何年……”一块明万历三十五年断碑上面也记载着:“古芮三坑里乔头村古有东岳庙马牛王庙……”由此推断,该东岳庙至少在明以前、元代就有,历朝均有损毁增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建筑风格。

东岳庙坐北朝南,建在村里正中偏南的一座高近2米的台基座上,台基东西北三侧均为石头砌墙。基座上从南往北依次排列有山门、过风楼、献殿、过厅、大殿、寝宫等建筑及东西两侧附属建筑(马牛王庙、药王庙、送子庙等各种小庙)。庙中各种神像早已毁没,而山门、过风楼、过厅、更楼等建筑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村民拆除,在山门原址上建了一座戏台。现存的原建筑仍有乐楼、献殿、大殿、寝宫。新中国成立后,东岳庙先后为村小学、保健站、大队部所在地,也是村民开大会聚集的场所。2018年,东岳庙被列入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全面维修保护名单。2020年冬,东岳庙乐楼维修工作启动。

除东岳庙外,村中原还有关帝庙、关帝庙乐楼、文昌阁、魁星楼、白衣堂、全神堂、祖师庙、娘娘庙、铁脚龙王庙、李家祠堂、老六份祠堂、小六份祠堂等大大小小数十座庙宇祠堂,可惜其中大部分都毁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火之中。如关帝庙乐楼、老六份祠堂、小六份祠堂等被日寇拆去修了炮楼。而关帝庙、文昌阁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当时的公社拆掉盖了礼堂。现在村中保存的古庙宇建筑尚有东岳庙(部分)、乐楼、白衣堂、全神堂、李家祠堂等。拆毁的文昌阁已由桥头村在外工作人员发起捐款于2018年在原址复建起来。李家祠堂和白衣堂均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碑 村中的古石碑原有上百通,多集中于东岳庙里,后散落于民间,有些被文物贩子收走,有些被毁坏,现存的仍有数十通,如:《重修东岳庙正殿碑记》《重修白衣神庙碑记》《增修龙王庙碑记》《创建魁星楼碑记》《重修乐楼碑记》《修池记》《修桥记》《重修祖庙碑记》《重建关帝庙乐楼碑记》《奉谕碑记》以及一些墓碑、墓志铭、懿行碑等,对于研究、记述村中古建、民风、民情、人物等都极具考古参考价值。

东桥头村的舞台与古树 (资料照片)

古树 村中现存的几株皂角树,树龄大都在400年上下,其中3棵于2018年被列入县级古树名木保护对象。一株在东岳庙前,另两株分别位于东巷李氏宅院门前和场院沟边。

古井 过去村人吃水靠的是人力水井。在这个只有几百口人的蕞尔小村里,竟遍布着30多口水井。每一条巷道里都有一口到两口井,而在东南西三侧沿沟边临建的窑院里,每个院里都有一口自用井。过去地下水位高,井深只有三四十米,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在村北地里打了深井,家家户户安上了自来水龙头,这些古井才被弃用,有些被填埋,还有几口保留着。

古池 村中有一泊池,由来已久。据现存乾隆二十八年《修池记》碑文记载:“巽地有池,其水发源于西北(王山)大水泉,经过神后遂源源而流于斯,是池也,一村之脉气”。此泊池原为村中一水源地,常年有清水,池南有排水口,水满则溢,流入沟内。明隆庆年间遭大雨冲毁,且在村中形成一条深沟,把村分成两半。村人屡修屡毁,毁坏200余年,直到清雍正乙卯年起,村人再次集资兴工,前后历时30余年,理事更替30余人,费银千余两,从村后斩崖取土运石填沟,又在池南用青石条筑起石阶,池口修筑五个石鱼固池分水,方才去除水害,并成一景(金鳌吞五鱼、瀑布飞雪)。古人在碑文中赞到“池中潆洄荡漾,流则瀑布翻飞,岸上之杨柳葱茏可悦,隄(同堤)边之庙宇罗列如帷”。迄今古池、石鱼、石阶尚在,只是清水断流,仅作为村中雨水泄流道。

古宅 早期村民经济尚不富裕,便借村子三面环沟之地利,临崖挖窑成院而居,每院三两孔窑不等,且有的地方为上下两层院落,犹如当今之别墅小楼。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最后几户村民才从这些窑院中搬出。而村子后巷一排十几所院落,全为前房后窑。当年斩崖取土挖的窑洞,虽已有数百年历史,然仍冬暖夏凉、安全耐用,人们至今还在居住。2007年由朱正导演的24集电视连续剧《乡里乡亲》(播出名《光辉年代》)就是在这些窑院里取景拍摄的。

自元代先祖李恩落户桥头,李氏一族人丁兴旺,经济发达,先后在村中建起了数百间大大小小的庙宇和民宅,村中分为前巷、后巷、东巷、西巷。村民除务农外亦有办学经商务工的,如有条巷子叫“染坊巷”,有块地方叫“南书房”。现在村子东巷里仍留存有两座清代道光年间四合院民宅。另有一些散落的明清时期石碾、石磨、石磙、上马石、拴马桩等,在村里时有可见。

桥头村历史文化悠久,名人贤人辈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新版《芮城县志》中,入志人选即有20人之多。其中不乏多名有重要影响人士,如:新中国成立后芮城县第一任团县委书记李定一(李一),芮城中学第一任校长李湘珊,芮城县牺盟会协理员、青年救国会第一任秘书李希天(革命烈士),芮城县图书馆馆员、“李希哲私立图书馆”创办者李希哲,芮城县第一个私营联合兽医站创办人之一李太贵,清道光举人、曾掌教蒲阳书院后应任太原府交城县教谕李应魁等。

元明清时期,村中就有多名饱学之士成为朝廷命官,或为朝堂大臣、或为吏部吏员、或为州府长官、或为府县主簿……新中国成立以来,村里在外工作人员中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他们中在党政部门工作的有科长、有处长、有厅长;从事医疗教育工作的有教授、有博导,有院长、有校长;在科研单位工作的有研究员、有专家,有的还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部队中有团、营、连职干部;企业经营中有厂长、矿长、经理、工程师等……其中立功受奖、先进模范、标兵能手屡见不鲜。

抗日战争时期,村中曾出过李湘珊、李希天两名延安“抗大”学员,结业后受党委派回村从事地下党的工作。李湘珊以村小学教师作掩护,任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培养发展地下党员7人之多,在村小学和他家里建立了中共芮城县委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李希天任芮城县牺盟会三区协理员、中共外围组织“青救会”秘书(实际负责人),曾介绍杜伯实(革命烈士)加入牺盟会;同赵翼昌组织抗日游击小队,活动于永、芮交界的沿山地区,多次袭击敌据点,截击敌军车,围歼小股敌兵,惩治汉奸土匪。

1938年,桥头村曾做过3个月的芮城县临时县政府所在地。是年3月,日军侵占芮城县城后,县长闻风出逃,县政府解散。由芮城县地方绅士宋墨卿(宋儒林)、蔡伯束(蔡纯)组建的地方抗日武装力量“芮城县游击大队”撤退至桥头村,士绅们于3月25日在桥头村成立了临时县政府,由蔡伯束任县长。桥头村同时也成为多支抗日武装力量的根据地,其先后有永济、芮城两县的抗日武装保安十三团(原游击支队)、十四团(原游击大队)团部等在此驻扎,培训军事干部。其中保安十四团里大部分骨干成员为中共党员,其补充一营和补充三营分别由共产党员景秋岳、杜伯实担任营长,成为我党控制的抗日武装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桥头村组织的民兵担架队先后有10余人参加了解放中原、解放运城、解放大西北的支前工作;有5人随军南下入川,参加了当地的肃反、土改、剿匪,并留在当地工作。

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芮城县第三区(所在地孔村)民主政府工作人员中,从副区长、副政委到武卫队长、组织干部等十多名领导都是桥头村人,时人戏称第三区为“桥头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桥头村又有5人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其中李军(又名李书记)作战中光荣负伤,被定为三等伤残军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刚入伍正在唐山机场集训的雷达兵李明正,勇救战友、保护公共财物,荣立三等功;援越自卫反击战中,炮兵李红义班长带领全班战士英勇作战,荣立三等功。

新中国成立前后,仅桥头村参军入伍的革命军人就达40余人。

村人世代重视文化教育,坊间曾流传着一句俗语“上了桥头坡,秀才比驴多”。从有记载的文字可以看出,自元明清时期以来,村中一直有设馆授学的。位于村子东南方的“南书房”之地,过去就建有学堂。清乾隆十五年为村里创建魁星楼撰写碑文的“岁进士吏部候铨儒学训导”王之宪,曾先后8年在此地居住授徒。本村儒学生员(秀才)李自操即为他的得意门生。民国时期,村里设办有小学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曾办高级小学,后改为普通小学,到七十年代初又创办了初级中学桥头中学。笔者从小学到初中上学就没有出过村子,高中毕业后又曾在母校桥头中学任教一年多。

自古以来,村中从事教育工作且卓有成就者数不胜数:清代即有道光年间举人李应魁,敕授修职郎,曾掌教“蒲阳书院”(明代建于永乐镇文庙),应任太原府交城县儒学教谕;李束躬,敕赠修职郎,任汾阳县儒学教谕。民国时期有村人李希哲,先后在县文庙、本村及阳院、三坑等村任教;李湘珊先后在本村、大阳、孔村及河南灵宝等地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芮城中学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校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龚壁(桥头属村上窑村人)曾任康杰中学副校长;李季荣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担任运城中学校长长达十余年,在任期间,正是运城中学辉煌鼎盛时期,退休后又被河津永民中学聘任校长数年。李季荣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是当年村里考入大学的两名大学生之一。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村里当年就有3人同时考入山西农业大学(原太谷农学院)、2人考入大专、3人考入中专(技校)。此后年年几乎都有本村学子考入大中专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改革开放后,桥头村的经济社会面貌与全县同步,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导产业由单纯粮棉种植发展到多种经营模式。人们虽然手中有钱了,但吃苦耐劳、节俭淳朴、诚信友善、甘愿奉献的良好村情民风始终保留、代代传承。

自2003年由冯小宁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我国首部抗战喜剧电影《举起手来》(主演潘长江、郭达等)在桥头村拍摄成功之后,迄今已有10多部影视剧在村里取景拍摄。2006年村子被注册为二十世纪农村题材影视拍摄基地;2017年,投资88亿元、全国唯一的县级光伏领跑基地项目——芮城中条山光伏电站的220V光伏基站和新能源展厅落户于桥头村;2020年,“山西省小麦高质量发展标杆学张项目区”也落户桥头村……进入新时代,新一届党支部村委会班子信心满满,精心擘画,带领全体村民乘乡村振兴东风,在充分挖掘、继承、弘扬历史传统文化,留住乡愁的基础上,调整产业布局,增加村民收入,桥头古村必将焕发新颜,更加辉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