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可有“余闲”应对“稀缺”?——从另一个角度谈巩固脱贫成果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1-25

每一个被社会保障网保护的公民,都有着长期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经历。不幸的原因各有区别,最终的结果大致一样,都是难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脱离稀缺陷阱。

贫困就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稀缺表现形式。收入上的稀缺导致贫困,但具体原因可能是工作技能、居住位置、思想观念等等。而收入稀缺又可能直接导致健康、医疗上的稀缺,反过来后者又加剧了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全国性的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这是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可喜可贺。

但是,贫困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的社会痼疾。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关照、关注。这也是我们扶贫政策中“脱贫不脱钩,继续帮扶、继续驻村,脱了贫再扶一程”的设计初衷。

这一政策设计,源于贫困问题的复杂性。

贫困源于人们手中可掌握资源的稀缺,陷入稀缺中的人,每天关注的焦点总是在解决眼下的难题,这就形成了“管窥”,很多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事情,被排除在注意力的“管子”之外。这些事情,又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加剧贫困。

比如,一个果农秋天卖了苹果有了收入,但因为上半年管理果树投资时借了债,还完之后所剩不多,到了春天再投资时又没了钱,只能靠借债维持。

因为资金稀缺,为了应对果园管理,果农选择了权宜之计,比如去借债,或者赊账。但借债会有利息,赊账的价格总会比现付的要高。这些权宜之计虽然会让人渡过眼前的难关,但同样也会提高因这些权宜之计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你把难题推到了未来,但难题并没有解决,它只是以加剧的程度在未来等着。

借债—还债—借债……是不是我们给予他们一次性的资源补充,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学者对此还真进行过类似的实验,可惜答案是否定的。

短时期内人们的确摆脱了借还债链条,有了盈余,但没过多长时间,这些实验对象就逐渐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借还债循环中。

为什么?原因有很多,比如突发疾病增加了开支,气候变化影响了收入,一时没控制住购买了大额度产品——这些,都可以称之为突发事件。被动的不可控的影响自不用说,就算是那些看似主动的、不理智的选择,背后也有着人类共性的心理学动机。而当一个行为被定性为人类共性,而非个体的性格缺陷时,一个问题的反复就会成为必然。

总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增加了开支,而这些开支都超出了果农的应对能力,最终返了贫。

任何一点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处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入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其左右自己的生活。为了解决眼前的稀缺,他们只能再次“借用”,踏上回归稀缺的道路。

所以,为了远离这种稀缺,仅拥有比平常欲望更多的资源是不够的,我们要拥有足够的“余闲”,去应对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突然出现的重大事件。

如何拥有“余闲”(在这里可能更多表现为“余钱”)呢?提高稳定的收入自然是必须的,这就像我们在扶贫中强调的产业扶贫,只有产业扶贫才有可能实现足够的“余钱”。

同样重要的,还有未雨绸缪。我们要设计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以便提早为未来的可能性做准备。比如储蓄,比如保险,都是应对可能性的办法。但为了防止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被人们排除在注意力的“管子”之外,我们可以采取各种办法,将这些事情拉入到“管子”内。

更重要的是,要应对突发事件,就要重视在资源充裕时构建缓冲机制。人们很多时候的稀缺,是突如其来的资金充裕之后紧跟着的阶段性资金稀缺。比如果农往往在苹果销售之后花钱比较利索,等需要生产投资时却忽然发现没钱了。如果及早预料到资金的短缺,就应该将有限的资源均摊,从而保持一种长期的节制状态。

稀缺导致管窥,管窥导致借用,借用再加剧稀缺。认识到这种行为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规律,我们不仅可以包容贫困群众的一些曾经让我们不可理解的行为,还可以更科学地帮助他们远离稀缺。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逃离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警醒,而是持续、永恒的警醒,一种在任何时间都能抵御所有诱惑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当事人来讲非常困难,更多地依赖于我们的社会帮扶体系,以及我们具体的帮扶责任人。(陈永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