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张九龄劝止浪费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1-23

张九龄是唐代玄宗时期的著名贤相。张九龄面对形式主义,他的办法就是著书劝止。经过唐玄宗励精图治,大唐出现了开元盛世,一些朝臣为了展示唐玄宗的政绩,在开元十七年八月初五唐玄宗45岁生日宴庆时,左右丞相源乾嚁、张说率领百官建议以每年八月初五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令宴乐,休假三日。”第二年八月初五开始正式举办千秋节,百官纷纷祝贺,歌功颂德。此后,千秋节花样年年翻新。

那时,举行规模如此宏大的庆祝活动,自然有人会考虑到搞些纪念品,予以纪念。据《玉海》等典籍记载,在首届“千秋节”结束后,大臣们纷纷制作精美别致的铜镜,敬献给唐玄宗,玄宗也赠送大臣,一时被奉为时髦的风尚。而唐玄宗和大臣们纷纷到千里之外铸镜业最发达的扬州定制铜镜,并命名为“千秋镜”。当时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官员有400多人,来回这么一送,数量越来越多、规格档次越来越高,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给大臣们增加了不必要负担。

据《旧唐书·张九龄传》载:开元二十四年第六个千秋节,唐玄宗在东都洛阳又一次大宴群臣庆祝节日,进献千秋镜更是如火如荼。一向敢于直谏的张九龄,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决心阻止这股风潮,他不但没有进献千秋镜,反而巧妙地借助千秋节献金镜之俗,把自己早就写好的《千秋金镜录》一书,进献给玄宗,就是提示玄宗要想社稷千秋万代,当以“前世兴废”为金镜,废止这种盲目进献千秋镜的做法。他的意思是群臣进金镜,可以照外形,见美丑;他的《千秋金镜录》,则能够鉴内心、明善恶。因此,才在这千秋节上奉上“上事鉴十章,分为五卷,名曰《千秋金镜录》。”据载,《千秋金镜录》进上之后,唐玄宗总算是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即“赐书褒美”,从此进献铜镜的做法得到收敛。 (《南都晨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