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1016名干部和1386个难题

——我市“千人千企”精准帮扶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陈永年 通讯员 李 勇时间:2020-03-31

作为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会议精神,推动全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重要举措,“千人千企”精准帮扶活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如今,该项活动已持续一个月,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政策制定的初衷呢?日前,记者进行了了解。

精准帮扶

决策“时间轴”密集推进

2月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处于胶着之时,运城市委、市政府就将目光对准了推动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企业复工复产上,将精力主要投放在解决阻碍复工复产的困难和问题上。

2月25日,我市《关于开展“千人千企”精准帮扶活动的通知》(运政办发电〔2020〕8号)正式印发,对“千人千企”活动进行了总体安排。

2月26日下午,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卫廷、市工信局局长史玉江召集8个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对“千人千企”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2月29日下午,市工信局召开全市工信局长座谈会,对全市工信系统全力做好“千人千企”精准帮扶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3月1日,副市长崔元斌召开精准服务企业工作座谈会,10家骨干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市直单位“一把手”参加。会上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明确答复给予解决,并就一些共性问题要求有关单位进行专题研究。

3月9日,市政府督查室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将需要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49个困难问题交办市直有关单位。

3月14日,副市长崔元斌主持召开协调会议,听取各单位问题解决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

3月18日,各入企小组开展“回头看”,重点对2月份零产值和累计产值降幅超过50%的217家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力促企业达产增效。

3月20日,根据市委安排,市工信局分成8个小组,利用周六、周日两天时间深入企业推动政策落地、狠抓问题解决。

3月23日,副市长崔元斌召开工业商贸及经济运行调度座谈会,会议通报了近期重点工作、主要举措和预期目标,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

梳理回顾“千人千企”精准帮扶活动实施一个月以来的“时间轴”,自会发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问题1426个、解决1386个的效果,证明此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一切,都贯彻落实了市委书记丁小强提出的要求:

通过共同努力,把一、二月份的损失在三月份补回来,把三产业的损失在一、二产业中补回来,把中小企业的损失在重点骨干企业中补回来,为一季度全市经济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能帮全帮

帮企业重新启航

恢复生产,先要恢复信心。

各入企小组深入企业开展服务,首先是积极宣传优惠政策。市直各部门分别收集整理了本行业的各类优惠政策,有的还编印成册,积极宣传国家、省、市相关促进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家、省、市出台的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发展的多项利好政策,及时将国家、省、市支持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传达到每一个企业。

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组织各类宣讲1200次,发放各类政策汇编1500余本,服务企业职工8600余人次,基本上做到了让所有企业都了解政策,符合条件的都享受政策。

从疫情笼罩的非正常状态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摆在企业面前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困难。而1000余名帮扶干部所要做的,就是入企精准服务,实施靶向帮扶,与企业同心同力、共克时艰。

芮城县工信局得知该县同济药业的生产原料部分来自湖北,因疫情影响无法运输到厂区后,局长赵惠泽积极协调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和交通运输部门,对企业原材料运输问题进行商讨。最终通过协调,对原料运输车辆、所运物资包括司机在高速口进行消毒,企业安排专人接收,待货物进入厂区卸载完毕后,再将车辆及司机送回高速口,使其原路返回。这样既符合了限制人员流动的疫情防控要求,又解决了企业原材料的运输难题,保障企业顺利恢复产能。

3月2日,稷山县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贺敏带领工作人员入企帮扶时,得知山西振升食品、稷山味全食品两家公司,因新冠疫情导致压力容器、特种设备无法正常年检,影响了复工复产。贺敏随即要求监管人员监督企业在复产前对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待疫情过后再持续跟进及时补检,保障企业在疫情期间及时稳定生产和安全运行。

“千人千企”精准帮扶活动中,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各入企工作小组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要求,紧盯目标任务,扎实宣讲、深入摸排,推动政策落地、狠抓问题解决,取得了明显效果。这种上门服务、主动帮扶的作风,就像缕缕春风,逐渐消融着阻碍企业再次启航的坚冰。

活动中,入企帮扶人员的目标不仅仅限于复工复产,而是要达产达效,甚至是增产增效。为此,各帮扶小组积极组织产需对接会,为20余户钢铁、陶瓷、水泥等建材企业与全市294家工地和项目单位牵线搭桥,鼓励“运材运用”,达成协议金额10.9亿元。目前,全市5家钢材企业库存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入企小组还积极组织上下游企业对接会,大运汽车、中车机电等骨干企业与当地30余家企业达成配套合作协议,完善了我市汽车、机电产业链条。

金融注血

为企业雪中送炭

近年来,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市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疫情导致的生产、物流、人力、库存等非正常状态,更是加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而许多入企帮扶小组做的,就是通过努力协调,为企业雪中送炭。

2月28日,新绛县税务局入企服务小组在山西宇丰冶炼有限公司了解复工复产情况时,发现流动资金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最大障碍。于是,服务小组主动牵线搭桥,利用该公司A级信用企业的优势,力促银企合作。最终,山西宇丰冶炼有限公司将企业账户改设在农商行,并将500余名工人工资代理发放权一并移交,农商行则视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资金支持。至此,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受疫情影响,山西大唐发电2月份没有及时复工,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归还银行利息,企业希望能将一季度利息展期到二季度。市金融办得知后,立即召集工行、农行、中行以及山西大唐发电公司专题协调,最终达成共识:企业的诉求符合当前国家、省、市出台的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3家银行表示将积极对接省行,支持企业进行利息展期。

截至3月6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我市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总共授信311亿元,累计投放116.45亿元,其中新增贷款41.2亿元,转贷续贷75.25亿元。

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税务部门本着应减尽减、能缓尽缓、能快尽快原则,累计为50余户医疗机构办理免征增值税1000万元,为生活服务业纳税户免征增值税120余万元;为际华三五三四、建龙集团、中铝新材料等7户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6659万元。大运汽车集团复产后,2月20日向税务部门提出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申请,税务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当日就为大运办理退税7230.7万元。

另外,市国资委6家监管企业为租户减免租金109.42万元;部分县(市、区)政府为商场、超市、个体户减免租金物业费共1000多万元。

更进一步

帮扶走向深化、常态化

一个月里,全市1016名干部被编成501个小组,对1101户企业(项目)开展精准帮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共抽调350人编成169个小组帮扶416户企业,商业领域共抽调90人编成54个小组帮扶110户企业,交通运输领域共抽调9人编成3个小组帮扶3个企业,建筑领域共抽调108人编成60个小组帮扶134户企业和项目,能源领域共抽调36人编成29个小组帮扶42户企业和项目,农业领域共抽调36人编成29个小组帮扶42户企业和项目,市场监管领域共抽调76人编成31个小组帮扶53户企业,中小企业领域共抽调138人编成55个小组帮扶149户企业和项目。

帮扶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共收集到1426个问题,截至目前,已解决1386个。其中,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困难问题49个,已经解决43个,其余6个问题正在协调解决。

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接下来,我市将在3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帮扶活动走向常态化,走向深入。

一是建立入企服务常态化机制,组织工信、商务部门对规上企业、限额商业企业进行一次“回头看”,重点对1月和2月产能达不到50%的企业和“零报告”企业进行认真调研,对于个性问题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对于共性问题集中研究处理,对于重大问题或公共政策等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对个性问题限时办结。

二是深化产需对接,在前期召开产需对接会的基础上,追踪服务,将已经签订的协议落实到位。

三是深化上下游产业协作配套,推动大运汽车与建龙在汽车用钢方面合作,推动大运汽车与同誉轮毂进行合作,推动中车机电与上游铸造企业合作,通过上下游协作配套,解决部分上游企业产品销售问题。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