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开启扶贫车间、设置公益岗位、免费接送返岗……万荣县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稳就业,阻返贫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朱 姝时间:2020-03-31

疫情防控仍处进行时,但我市脱贫攻坚的脚步却变得越来越坚定和紧凑。

其中,万荣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户7981户,贫困人口27110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达9832人,脱贫形势也相对更为复杂。万荣县将如何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突围,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业扶贫作为持续性和稳定性等属性更强的扶贫方式,尤其是针对不同原因致贫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就业扶贫帮扶形式,在万荣被广泛推进且效果斐然。

“点对点”服务

让有岗位的尽快复工

“感谢万荣县人社局的帮助,让我很快回到工厂。他们的无私付出,解了我的燃眉之急。”2月底,万荣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周鹏彪在私家车的后座上,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封来自薛亚军的手写感谢信。

薛亚军,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一名贫困户,现为江苏省英华达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自从2月22日他从万荣老家返回工厂车间,已经复工一个月了。

讲起他的返工路,他说的最多的是艰难以及感谢。

艰难,难在疫情期间如何复工。

薛亚军家里一共四口人,老母亲以及自己一家三口。母亲年事已高,妻子在一次车祸后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个学龄儿童。一家四口全指望着薛亚军每月寄回来的工资。

自从1月20日工厂放假,他刚回到家就看到疫情扩散,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忧虑自己能否正常返岗。

这种忧虑,在他2月5日接到工厂的返工通知后更加严重。虽然抢到了返程的火车票,可是,家里条件有限,没有交通工具可以让他正常出行,而且,当时出租车、小客车一切交通方式都处于停摆状态。

如何出村?如何到达运城北站?出行难成为新的阻碍。

就在这时,薛亚军得知万荣县人社局有免费接送老百姓返岗的优惠政策。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加了这个活动的微信号,没想到他的需求很快得到回应。

薛亚军提供了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自己的车票照片后,2月21日早8点他在村口等来了接他的车辆。

经历过多少艰难,后来就有多少的感谢。

“我是下午两点的车,工作人员怕我误车早早来接我。村里当时都封着,他就在村口等我。他还怕我买不上吃的在火车上挨饿,于是送给我两瓶矿泉水、两桶方便面和火腿肠、鸡蛋这些吃的。真是太感谢他们啦,送我去车站也不要钱,给我吃的也不要钱。我觉得他们很辛苦,就写了那封感谢信。”薛亚军在电话中十分动情地说。

这个免费接送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接送贫困户的行动,是由万荣县人社局11名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发起的一次公益活动。

“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帮助这些有岗位的贫困人员尽快返岗。很多贫困人员的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一个人手停,全家口都停。加上很多贫困户不具备交通转移的能力,所以我们就组织了单位里的同事,组成了一支志愿者队伍,针对性地解决在外有岗的贫困户尽快返岗复工问题。”万荣县人社局局长丁文斌说。

从农历正月二十(2月13日)开始,11名志愿者每天奔波在外出务工人员的家门口和运城几个车站之间,免费接送他们返岗。

这一跑就是一个月。他们最早凌晨五点就出发,最晚的一次凌晨两点才回家,顺利将万荣459名外出务工人员送到运城北站、侯马,甚至三门峡车站。

“实打实”解难

让扶贫车间“消化”贫困户

3月17日,位于万荣县北解村的鑫昌达手工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昌达”)的扶贫车间里,万荣县荆村村民赵仙英正在为手中的婴儿虎头鞋缝制最后一只耳朵。她时不时抬头跟对面大姐拉上两句家常。

赵仙英今年62岁,以前在万荣县一家电影院做保洁,因年龄大被电影院劝退。老伴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她的儿女都住在其他村里。为了照顾老伴,赵仙英就在村子附近找一些零工来做。

“镇上人社员将赵仙英的情况上报后,结合她本人的年龄及能力特长,我们把她安置在了鑫昌达的扶贫车间。”万荣县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王伟说。

鑫昌达的主营业务是民俗婴幼服饰生产、销售,产品主要是婴幼儿虎头鞋、包被、衣物等。这些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手工缝纫及刺绣工人。

“刚来厂子的时候,就跟着厂里的一个婆婆学了一个礼拜,学一个虎头要怎么走针,纳一个鞋底要走多少圈针。这些东西学会了之后,我就带着厂子里发的材料回家去加工。”赵仙英说。

“我们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和脱贫户就业,她们到岗后会先接受2天—7天的培训,通过内部考核后,就可以签约成为扶贫车间的员工。她们可以选择在厂工作,也可以选择拿料回家加工。”鑫昌达负责人陈军澎说。

据介绍,在厂工作的员工每月收入基本在2000元以上,拿料回家加工的员工在完成产品制作后,这些产品只要通过鑫昌达驻乡检测员的验收,当月月底就会收到计件工资。

在鑫昌达的扶贫车间里,大部分都是像赵仙英这样的农村妇女。她们大多年龄在50岁—70岁,因为处于半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弱劳力状态而无法外出务工,但是又具有一定针线活基础。

“这样特点的贫困户,就非常适合鑫昌达这个项目生产。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意识到解决这些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时,以扶贫车间大量岗位承接贫困人口就业这一方式效果明显。我们认为要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就要做好用工企业对接,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助力百姓奔小康。”王伟说。

据统计,万荣县现有就业扶贫车间(基地)3家,截至3月17日,全部复工复产,就近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300余人。

同时,市、县各级人社部门还通过阶段性减免税费和降低用工、用电、用气、用水、物流成本等方式,确保各类市场主体积极申报扶贫车间,就地吸纳贫困户劳动力,保证贫困户工人人数不减少、工人工资不下降。

“一对一”帮扶

让弱劳力就地就业

“咱们这个招聘信息手册的目录,基本都是万荣和运城当地的企业,工作地点就近,工资可观。我们把手册发到各位手上,大家回去仔细看看,有没有自己适合的岗位。”万荣县人社局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给贫困户集中讲解就业手册的内容。

翻开这本手册,里面主要是万荣县当地企业的招聘用工信息,工作岗位以普工为主。

“贫困户中具有较强劳动能力的可以在外务工,有基本劳动能力的可以在当地扶贫车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剩下的要么是因为失去基本劳动能力或者属于弱劳力,要么就是就业意愿比较低的人员。”王伟说。

针对这部分贫困户,万荣县人社局鼓励他们重拾对劳动的热情,积极推荐更适合他们的当地工作岗位,推动这些劳动力就地安置。

“就业指导手册上的招聘岗位都是我们工作人员针对这类就业意愿低的贫困户精心筛选过的。这个手册我们一对一地发到贫困户的手上。”王伟说,“手册上第一个药企就是我们给贫困户重点推荐的企业。因为这个企业需要流水线装盒工人,工作简单,而且是咱当地的企业,这种岗位更适合这类贫困户。”

除了每年年初发放这一就业指导手册外,万荣县人社局就业中心还紧盯节后集中求职、集中用工时段,不断摸排企业所需人员,及时将招聘信息发送至扶贫微信群中。

对于实在无法就业的贫困户,万荣县还有最终的政府兜底方式——公益性岗位。

“我们设置的公益性岗位包括乡村环境卫生清扫、社会治安协管,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岗位,就是让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在局长办公室,丁文斌拿着厚厚一本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花名册向记者说道。

3月份以来,万荣县人社局严格按照省、市、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根据当地实情,设置扶贫公益性岗位350个,按实际安排的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数给予一定的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将不低于1400元每月,季节性岗位的年就业时间不低于60天,年收入不低于6000元,以此推进就业扶贫,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助力脱贫攻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