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临猗县90%行政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

“空壳村”如何鼓起“钱袋子”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12-30

记者 陈永年

找不到自身优势定位不清晰,资金投入不持续发展无保障,筛选不出合适的项目找不到切入点……这几乎是农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最大痛点。而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集体经济又是一个必须攻克的难关。

临猗县今年所有的村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了90%。其总结出的“挖掘利用资源是基础,创新发展模式是支撑,选准产业项目是关键,实现多方共赢是目的”的经验,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普遍性的经验如何取得,高度概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鲜活生动的实践?日前,记者前往临猗采访了解。

依靠创新

薛公村走上坦途

说到村集体经济的变化,临猗县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孙吉镇薛公村了。这个位于黄河岸边的普通村庄,是典型的省边、市边、县边、镇边、沟边、河边的“六边”村。

薛公村680户2860口人,耕地5000亩,集体经济年收入上世纪80年代只有3000元,如今已经增加到40万元。天翻地覆的变化,源于其特有的优势——5000余亩滩涂和5000亩荒沟。

滩涂和荒沟一直就在,而集体经济收入能翻番上涨,源于思路和模式的创新。

和众多村子一样,这些面积庞大的滩涂,一直就承包在私人手中,而要发展集体经济,数来数去,全村最大的优势还是滩涂和荒沟。为此,村里开始实施“两步走”计划,以“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共同开发,壮大集体经济”。

第一步解决资源的集中问题:对于集体土地明确交地期限和6条规定,坚决予以收回,统一有序发包;对于集体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对于荒沟和滩涂,彻底清理原有的承包合同,全部收归村集体统一管理。第二步解决资金的投入问题,村中派专人奔赴天津、山东、西安等地,向本村在外从商人员宣传优恵政策,介绍产业开发前景,最终动员了3名在外成功企业家回村投资。

除了资源和资金,经营模式和分配模式的创新同样关键。

该村采用村企合作模式,村集体以5000亩荒沟、5000亩滩涂作为资源入股,投资公司以2亿元资金和人力资源入股,共同开发。收益分配上,双方签订70年合同,实行分段收益:第一阶段为20年开发期,由公司承包,一次性付村集体承包款491万元,另外每年付40万元用于村公益事业;第二阶段为30年收益期,年收益分红村集体占40%、公司占60%;第三阶段为20年稳定期,年收益分红集体占60%、公司占40%。合同期满后,资产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受益、开发商获利的“三赢”局面。

创新也是生产力,思路、经营、分配上的创新,彻底改变了薛公村集体经济的面貌。忽然好起来的集体经济与每年不少的固定收入,怎么用?该村提出了“大事村民共商”与“红利村民共享”的原则。

第一期491万元承包款,主要解决村里的历史债务,同时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资金。对于每年40万元的固定收入,制定使用范围,主要作为公益事业经费,用于村民生活用电、用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幼儿园教师工资及与幼儿学费、路灯照明、群众文化活动、关爱老人等方面。第二、三阶段的村集体分红收益部分,20%用于村级活动经费,80%用于农户分红。为此,村中还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管理,对集体经济每笔支出进行审核、张榜公示。

今年6月,临猗县委专门印发文件,在全县推广薛公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文件中对薛公村的创新进行了如下概括:

薛公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了“党建引领、整合资源、村企合作、量化股权、统一经营、红利共享”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形成了“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共商、共建、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实现了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

蓄势待发

冯家卓静候佳音

从根子上看,薛公村的巨变,还是源于那些原来未被重视的滩涂和荒沟资源,而更多没有如此优势资源的村子,集体经济又该如何发展呢?临晋镇冯家卓村给了我们另一条更现实的路径。

冯家卓村1980口人,5000亩耕地,主导产业是苹果和桃,全村耕地70%以上是经济林。如果说薛公村的关键是如何运用优势资源的话,那冯家卓的任务则是如何创造优势资源。

冯家卓村有380亩机动地,但无一例外地全部承包在村民手中,而且合同时间很长,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到期。于是,村里与村民做工作,以200元一亩的价格再承包回来。相比于外出务工较低的土地产出,不仅让机动地回收计划顺利推行,而且引来了不少主动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的农户。

冯家卓村在细节操作上的智慧,不仅表现在积极引导但绝不强迫的土地流转态度上,更表现在如何使用土地的提前谋划上。

和投资商的承包合同,村里采用的是一年一签的办法,而且明确要求流转土地只能种植生长周期为一年的小麦、玉米等作物。“主要是考虑到村里马上找不下好项目,但要随时为项目运作做好准备。”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进虎介绍这样做的原因,“目前已经流转了200多亩,投资人已经种上了小麦,到明年上半年面积至少要扩大到1000亩以上,在这个过程中,村集体经济就有了新的进项。”

因为村里目前的主导产业仍然是经济林,当真正需要土地搞项目时再流转经济林,将会是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成本也会人为地增加不少。而村里提前将包括一些经济林在内的土地流转成小麦种植,而且经营合同按年签订,这就为新项目的实施最大限度降低了转型和时间成本。

齐抓共管

“临猗模式”初步成型

所有的村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了90%——数字的背后,是全县上下一心的强力推动。

临猗县委成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组,组长由县委书记于鹏飞担任。乡村两级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由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组长。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包片联点责任制,每名县级领导至少包联一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县直各相关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实施具体项目等情况,实行定向包联帮扶。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至少包联一个村集体发展试点村和薄弱村。

为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更好发挥开发集体资源、管理集体资产、服务集体成员、发展集体经济的作用,临猗县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加快了建立农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的步伐。目前,该县已有17个试点村获颁“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有了进入市场进行经营的“身份证”。

为解决集体经济发展必须的资金保障,临猗县按照上年财政总收入0.1%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预算,用于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还列支100万元作为集体经济发展贷款贴息补助资金,探索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持资金。

临猗还把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为村集体量身定做金融信贷产品,确保获得授信的村集体企业、项目能够得到足额及时的信贷支持。目前,该县已经与农业银行进行了对接,签订了帮扶协议,目前第一批集体经济贷款150万元已经发放,还有3个村子的贷款正在洽谈中。

另外,该县通过明晰责任、部门联动、组织保障等措施,确保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形成合力:配齐、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抓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问题,加强指导;开展非法侵占、无偿占用集体资源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加大力度对村集体兴办的果业示范园、干果经济林、畜禽养殖场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

县农经中心主任畅丽娟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度大、任务重、涉及面广,光靠农经一家肯定不行,县委下发文件,各机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发挥部门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序推进。”

记者手记: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过“三道槛”

□陈永年

通过对不同村子、不同人的采访,笔者发现目前拦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前的“门槛”主要有3个:愿不愿干,钱从何来,干啥项目。

愿不愿干,说得更多的其实是村干部的主动性。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终还是要落到村干部的肩上。在这个工作上,村干部特别是村主干责任重大。现在,随着村干部福利待遇的逐渐提高,也有了更新甚至更严格的要求。但这些要求,还要逐渐从“束身”向“束心”转移,不仅要“出工”更要“出力”。为此,摆在村干部面前的,没有村级集体经济干还是不干的选择,只有如何干的思考。在这种新的要求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出科学的量化指标,对于一些无法胜任的村干部甚至需要换岗、换人。能力可以培训提升,但思想上没有主动性、行动上没有积极性,甚至以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是自己的分内工作,那就是不称职了。只有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内生动力,才会为集体经济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保障,这也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必然要求。

钱从何来,这是一个老问题了。

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清家底、折算股份、建立分红制度,这些都为村一级组织进入市场排除了障碍。当村一级组织以经济组织的身份进入市场之后,资金就成了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钱从何来?这钱不可能让村干部来出,因为这是集体经济;让村子出也困难,大多数的村子几乎没有任何积累。在这个起步阶段,只能通过外部“输血”。采访中,有的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有的依靠社会贤达的捐款,有的采用招商引资。从更长远、更贴合市场经济投入、获益对等原则上看,招商引资可能更好一些。就像薛公村,为了引入开发资金,除了打造了一个好项目外,还推出了科学的投入和分配制度。因为在市场经济下的投资,最终都有着获利的需求,只有充分满足了这一需求,才会进入投资、获利、再投资的正向循环。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相对科学、符合市场规律的投入、分配制度,会对资金的进入产生重要作用。

第三个门槛,就是项目了。

其实,这个项目与资金可以说是互为因果。现在社会上的中产阶级群体也不小,和他们有积蓄不知投资什么的苦恼一样,当村子有了启动资金后,同样会发愁干什么。从采访中能够看出,所有集体经济做得比较好的,在项目选择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找准了自己的优势资源。比如薛公村围绕着共计1万亩的滩地与荒沟,引入资本进行开发,一举改变了村集体经济的面貌;比如闻喜县的沟渠头村,通过集体经营红白事流水席,不仅保障了移风易俗的成果,更为村里带来了新的收入,至少保障了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可持续、高质量运转。而在更多的村子,是与扶贫政策相联系,在多种经济实体的联动下,发展种植或养殖。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都为村子的发展指明了大致方向,那就是:做什么,主要还得看村子里有什么。

“三道槛”,也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给我们提出的三个课题,解决了这些课题,我们的村级集体经济自然就会有更大的改善,自然也会为乡村振兴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