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12-16
本报评论员
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工业产业的发展优势,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确定了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抢抓战略机遇,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三个发展计划”,全市工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变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但是,与全国一些先进地区比较,制约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工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全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要紧紧扭住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调研时明确强调,“必须坚持创新为上,既要有借鉴他山之石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气度,又要有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气魄和胆略,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这是省委发出的加快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主动在全社会培植创新土壤,优化全市企业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培育绿色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的高精尖人才、高技能人才,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全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扎实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步伐,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下,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发展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而我市的大部分工业企业信息化程度还不高,核心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覆盖率低,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操作阶段。如果再不加速推进工业智能化,几年以后,就会被市场淘汰。工业企业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的大势,以“三化”为载体和手段,加大工业技改,实施“企业上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加快5G设施建设和创新应用,在数字产业上早谋划、早布局、早行动,大力培育数字核心产业,推动数字产业集群“由小到大”,快速发展。
全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育企业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表面看是产品、资金、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成本竞争、管理竞争、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制度的竞争。重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主攻方向,加快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积极推动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培育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活的灵魂”,推动企业行稳致远、做强做大;要始终对标一流,借鉴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一流企业的先进经验,加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朝着打造运城经济“航母”的目标加压奋进,共同书写新时代运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