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小北京”青谷村的流金岁月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王福兴时间:2019-07-18

时间虽然过了60多年,但万荣县青谷村靠注音识字来扫除文盲的事儿,依旧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

新中国成立前,广大农民因家境贫困无力上学,农村文盲很多。共和国创立初期,地方政府下大力气办了许多民校,通过在农村办业余学校、解决师资的办法,来扫除青壮年文盲。

1958年,村改成管理区,生产队改名为连。我们青谷管理区下设14个连。当年2月5日,县上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提出“插红旗扫暮气”的口号。青谷管理区响应号召,为了吃饭学习两不误,食堂里白天开伙,晚上开设民校课堂。民校选聘村里有文化基础的青年作为教员,我是其中之一。

县委根据国务院最新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指示县教育局在青谷搞“注音识字扫盲、纠正方言和推广普通话”试点。青谷管理区雷厉风行,民校组织青壮年文盲编成卫星班、红旗班、火箭班,下面14个连也办起连校,突击学习汉语拼音。县教育局把业教办公室设在青谷管理区,具体指导民校学员用好汉语拼音这个法宝。我们没有辜负上级的期待,学员仅用20个晚上就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看拼音书报无师自通,扫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当年扫除青壮年文盲159人。

1959年春,万荣县委在青谷管理区召开了开展汉语拼音识字与推广普通话现场会,将青谷扫盲经验向全县推广,县社领导560余人参加会议。经过10个月的突击学习,全县扫除文盲2.3万人,当年国庆节基本实现了无盲县目标。

为配合汉语拼音扫盲工作,1959年8月7日,县文字改革委员会创办了《万荣拼音报》,报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题写。《万荣拼音报》除供本县学员学习外,还发行到上海、黑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十多个省市,并通过香港发行到波兰、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报纸上刊登的青谷管理区学习汉语拼音扫盲和推广普通话的做法得到中央、省地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12月初,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叶籁士亲临青谷,能识1500个汉字的脱盲学员都受到他的接见。县上专门组织了汇报会,由领导出题,学员现场拼写、朗读拼音报、用普通话讲故事、说快板、演节目。叶籁士一行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鼓掌,点头致意。会后,叶籁士挥笔题词:

汉语拼音威力大,

一树开下两朵花,

一朵摘掉文盲帽,

一朵学会普通话。

紧接着,山西省教育厅和共青团山西省委员会联合在万荣县召开注音扫盲与推广普通话现场会,全省各地县均有代表参加会议,全国妇联宣教部部长李景林及黑龙江、吉林、福建、四川、甘肃、山东、内蒙古等14个省市区派代表参加,历时两周。与会代表专程到青谷实地考察取经。

196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尽快扫除文盲的指示,认为万荣注音识字经验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创造,应该在全国迅速推广。5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中共中央关于推广万荣县注音识字经验的指示,同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大力推广青谷管理区注音识字扫盲经验,争取提前扫除文盲》的社论。

1960年5月12日,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在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仝云的陪同下,到青谷管理区视察。胡耀邦等领导观看了管理区第一期脱盲学员表演的节目。学员们用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用普通话朗读拼音报,合唱拼音字母歌,现场掌声不断。表演结束后,胡耀邦亲笔题词:“青谷是全国汉语拼音的一面红旗。”

1960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一行到青谷考察指导。车队进村时,热情的群众夹道欢迎。

当天晚上,吴老不顾疲倦,详细检查学员笔记本。第二天的汇报会上,脱盲班学员致欢迎词,表演了采茶舞、扇子舞;老年班学员用普通话朗读万荣拼音报、表演快板、讲故事。学员们汇报得很认真,吴老一行看得很细致,很高兴。为了解学员的文化水平,吴老当场出题“红五月”,让学员作一首诗,作好后用普通话朗读。学员们佳作很多,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红五月有老传统,

五四运动风雷吼,

党的号召一招手,

全国工农跟着走。

吴老一行很满意,并题词“要让万荣注音识字经验之花开遍全国”。

1960年6月,党支部书记王俊道代表青谷管理区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群英会期间,万荣县在国务院参事室举办了“注音识字和推广普通话”展览。陈毅、徐特立、吴玉章、胡愈之、张际春、伍修权等领导分别参观了展览,检查了脱盲班学员的笔记本,观看了55岁的程淑欠老人的汉语拼音方案四体字书写及普通话朗读表演。

程淑欠根据胡愈之命题作了一首诗:

芒种麦黄一片金,

到处都是收金人,

镰刀飞舞金光闪,

好似江南砍竹林。

1961年3月,根据山西省委决定,公社下辖的管理区改为大队。青谷大队民校办起了业高班、业大班,并成立了5个专业班,包括机电班、农机班、果树班、财会班、畜牧班等。为提高师资水平,教育局正月初在孙吉镇举办了两期为期一个月的教师培训班,王生贵老师主讲,青谷民校教师王永茂、张小菊和我三人参加了培训。在民校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员的文化水平突飞猛进。

青谷大队业余教育成绩显著,省政府奖了一台东方红牌履带式拖拉机,但没有人会开。农机班学员王秋菊、畅转转等学员因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加上刻苦训练,很快掌握了操作技术,经考试合格,持证上车,承担了青谷村6000多亩农田机耕任务。《文汇报》《光明日报》《山西日报》等多家报纸予以报道。

1964年10月24日,《山西日报》刊登题为《注音识字越走越广》的报道;1974年9月14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创办农民业余大学》的文章;1975年3月14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办好农民业余大学》的调查报告,再次肯定了青谷办学的经验;1975年4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青谷村农民业余大学越办越好》的社论并加编者按。至此,青谷汉语拼音识字扫盲民校已经华丽转身为农民业余大学,并享誉全国。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市区3500多人次前来青谷参观取经,参观团赠送的锦旗挂满了大队北房,其中一面锦旗写道:

青谷青,青谷青,

青谷是个小北京,

社员都说普通话,

实现四个现代化。

光阴荏苒。如今,提起“小北京”,村里年轻人一脸茫然,作为农民脱盲载体的民校渐渐被人淡忘,当年飒爽英姿的脱盲班学员,也已进入耄耋之年,有的甚至已经作古,但青谷村汉语拼音扫盲和推广普通话的样板效应将永载史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