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苏村是如何搞活“莲藕经济”的?■本报记者 刘晓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刘晓瑞时间:2019-06-17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盛夏时节,枝叶繁茂。走进闻喜县河底镇苏村的莲花园,双眼泉中的睡莲花已露出枝头,泉边小路上的合欢花正在绚丽绽放,甚是好看。漫步于园中的葡萄走廊,让人在这炎热的夏天里透出一丝清凉,一份惬意。莲花园里,有慕名前来赏花拍照,欣赏美景的游客;有带着家人驱车前来,觅得美食的市民……

近年来,苏村“两委”班子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开发以莲田观光农业、休闲垂钓、水上游乐园为主题的农家生态旅游,让传统的莲菜种植向乡村旅游开发转变,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莲藕经济”已然成为苏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从乱石滩到百亩莲池

苏村,位于闻喜县河底镇沙渠河畔,全村现有人口875人,耕地1124亩,基本农田600亩。前些年,苏村村民大多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刨去劳工、化肥等开支,一年到头,挣不下多少钱。

“一切改变得从1996年说起。”苏村村委会主任徐景平说,“当时河底镇政府、我们村的村‘两委’干部根据苏村实际情况,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在寻找适合我们村种植的经济农作物方面可是下了一番功夫。”

种什么?苏村将目标锁定在莲藕这一水生经济作物身上。“莲藕浑身是宝,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除了藕和莲子能吃以外,花粉、荷叶、莲芯等还能做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徐景平介绍说,“就拿现在的行情来说,刨去各项开支,种植莲藕的收益基本能达到6000元/亩。同时,莲藕可做的深加工产业链更长一些。”

在哪种?多年来,沙渠河历经改道变迁,逐渐形成了一块面积不小的杂草丛生的乱石滩。经讨论,位于沙渠河畔的苏村决心在这片乱石滩上筑坝造池,种植莲藕。“平整乱石滩、用水泥浇筑莲菜池,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历时3年,我们硬是把乱石滩变成了后来碧绿如玉、荷花飘香的百亩莲池。”徐景平说。

“为啥我们村的百亩莲池能迅速出名?为啥人们把苏村白莲藕称为‘莲藕之冠’?”徐景平笑着问,笑着答。“一是我们的莲池用的是深层水,水质好且不含碱,存放时间长也不会发黄。二是用无公害的农家肥施肥,我们生产出的莲藕绿色无污染。三是我们村当时引进的一种名为“竹叶青”的新品种,眼多、无渣,吃起来特别脆,口感非常好。”

2013年,苏村申报的“闻喜莲藕”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专家评审,予以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为了方便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提高苏村莲藕的附加值,苏村成立了晋玉莲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把我们的莲菜统一收购后,进行清洗、真空包装等一些深加工,顾客买回到家,只要打开包装,稍加处理就可食用。”徐景平介绍说,合作社正在筹划从事藕粉、荷叶茶、藕粉面条、莲子茶、藕片等生产和研发,引导农民延长莲藕的产业链,提高莲藕的附加值,并积极开展优质莲藕品牌创建。

从乱石滩到莲池,从引导村民投资开发乱石滩到引导村民从事莲菜种植,一边是村民收入逐年提升,一边是苏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苏村利用莲藕本身价值成功激活了“莲藕经济”的第一关卡。

从莲花园到农旅结合

近年来,随着中等收入人群的不断扩大和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慢生活体验,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升温,正在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到荷花盛开的时候,就有周边的村民前来苏村百亩莲池赏花。“以前,我们隐约觉得能在‘赏花经济’这块做文章,可具体怎么做,我们心里还是没有谱。”徐景平说,直到有一次在汾阳市贾家庄村参观学习后,村“两委”班子深受震惊,决心向贾家庄模式学习,在苏村也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这样的决定也是基于苏村当时的实际情况。近年来,苏村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为村集体土地承包收入,苏村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同时,苏村村民也慢慢意识到依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户零散种植生产已经受到制约,依靠村集体进行适度规模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才是未来发展新路子。苏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共同期盼触发了苏村“莲藕经济”的第二关卡——以现有莲菜种植面积为基点,规划一个新兴农业板块项目,建立有机莲菜生态观光基地。

在调研发展项目的时候,苏村“两委”班子发现之前由农户承包建造的莲池中有40亩破损严重,经村集体研究谈论后,决定对这40亩莲池进行回购,由村集体进行试点项目开发。“考虑到原承包政策和农户开荒造地费用,我们按每亩6000元进行补偿。”徐景平说。

回购的40亩莲池怎么用?苏村“两委”班子决定建设苏村有机莲菜生态观光园,对渗漏破损严重,不宜继续种植的20亩莲池回填建设农家乐餐饮;对20亩莲池进行改造,建成河莲垂钓池,辅以建设景观道路、水上栈道、观赏亭、游船垂钓等项目。

截至目前,苏村的“莲花园”农家乐餐饮部分已经全部建成。记者走进“莲花园”,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依水而建的双眼泉内,睡莲花正露枝头;园内合欢树的枝头,合欢花争相绽放,煞是美丽;葡萄走廊内,藤枝蔓延,走在其中,丝丝凉意,甚是惬意;漫步园中,还能看到玉兰花、海棠、木瓜树……

“我们就是要做特色,做别人没有的,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吸引过来。‘莲花园’内栽植花树26个品种,都是我们这边不常见的品种,基本上春天有花,夏天有果。”徐景平说,“我们还在农家乐里面建了特色石头房,房子全是由石头堆砌而成,所有布置都是围绕农耕文化进行的。”

“莲花园”除了在环境上精心布置外,在菜品质量上也是投入颇多。“我们高薪聘请了运城建国饭店的厨师坐镇,要让游客在我们这不仅眼里看到美景,口中也要尝得美食。”徐景平说,自6月3号莲花园试营业以来,每晚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

“苏村的有机莲菜生态观光园把娱乐体验、园艺观光、创意设计等元素融入农业,进一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就业链,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这个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苏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可以说,苏村成功激活了‘莲藕经济’,让乡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河底镇党委副书记孟凯国说。

从莲花美到美丽苏村

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使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落地的重要载体。

苏村激活的“莲藕经济”,成功把乡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苏村还根据本村的地理优势,围绕河底集镇的总体规划,支村委在夏后线上投资150万余元开发了宽28米、长600米的苏南大道商业街。由村民投资建设了300余间门面房,或自营或出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莲藕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苏村的“颜值”提升,让苏村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在苏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硬化、绿化、亮化、净化了5条主街道和12条主巷道,并在主街道安装了路灯,栽植了冬青及各种花卉,共计3.6公里。建成了一座可容纳700余名学生的现代化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小学和一所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的幼儿园。

“莲藕经济”的发展,富了村民口袋,也让乡风文明更有“气质”。为了提升农村文化品位,苏村“两委”班子在村里大街小巷农户的房屋墙壁上绘制了德孝文化墙,包括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邻里和谐典范、党建工作、反腐倡廉、文明新风以及中国梦等一系列主题。

“德孝文化墙绘制成后,成了苏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徐景平介绍说,村民们逐一学习传颂,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和道德修养,文化墙真正成为苏村一个宣传教育的文化窗口和重要阵地。

同时,苏村“两委”定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每年大年初一召开全村人及在外工作人员的联欢会,年年不断,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集体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学习出成果,管理出效益。发展村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必须能算账、算好账。为了激发“莲藕经济”更多活力,苏村“两委”班子不断加强项目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学习,还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经营组织管理方式,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农村,影响了基层组织管理方式,促进了苏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的建立。

苏村通过广泛深入地进行市场调查,利用当地莲藕特色优势产业,绘出了一张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等互相融合的蓝图,增加了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为山区致富奔小康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