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从“含金量”到“含绿量”从选答题到必答题□陈永年

来源:发布者:陈永年时间:2019-06-14

前几天回平陆老家,夜色朦胧下,微风轻拂,树叶摇曳,再加上门口渠里水流的潺潺声,那感觉,真是不能再好。

当然,渠中的水流声也只不过是久旱之下引水浇地的副产品,但那绿水青山的“幻影”依然直入心底。

近年来,从中央的“两山”理论,到“含绿量”新词的风行,从江湖到庙堂,发展的理念在变,靠什么发展、发展是为了什么也在变。

对于以资源型产业起家、兴市,甚至一度带来辉煌的河津市,能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勇气与魄力都实为可嘉。

如今我们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注重发展和生态共赢的“含绿量”指标,已经从原来的选答题,变成了必答题。这道题答得好不好,决定的不是执政者是否优秀,而是是否称职。

以前,很多地方在GDP考核的压力或者指挥下,只要能拉动增长就大力发展,只要拾到篮里就都是菜,而忽略了发展是为了什么这个终极命题。以至于在还没有彻底解决收入增长问题的时候,出现了环境、生态和健康问题。这种付出更多问题的代价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值得警醒与反思。

兵无常势,发展也无定规。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沿岸考察调研时强调的那样:“发展也要讲兵法,有所为是发展,有所不为也是发展,要因时而宜。”

所以,在一些环境非常脆弱、宽容度低的地方,不发展容易导致环境恶化的产业,就是最大的发展。这个道理用在人生选择上也是一样,很多情况下,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不动,而是盲动。

今年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发展的新理念,强调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绿量,要求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增长动力结构进一步优化,要求传统产业中的先进产能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高,要求生态建设的效果进一步彰显。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探讨,“含绿量”意味着产业要素和经营模式的更先进、更环保、更可持续,做到了这些,自会催生出更高的“含金量”。我们如今所强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方式,不就是更高的“含绿量”,更高的“含金量”吗?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含绿量”的理念,还远没有从共识具化到行动中。就像我们一些原本环境资源比较优越的县市,也时不时会有上马资源型产业“超车”的冲动。这说明,多年来简单以GDP定英雄的惯性还在,甚至在一些执政者的思想和行动上,还存在着知行不统一、说一套做一套的“两张皮”现象。

发展理念的转变,必然要落实在每一件小事上、呈现在每一个角落里,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不仅要求我们加大认识和理念的宣传和引导力度,不仅要让领导干部转换思路,更要在全社会所有发展事务的参与者,在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上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财税奖励、金融扶持、考核调度、民众参与等一整套的“实施细则”去保障理念的落实,毕竟绿色永远是一棵棵树栽出来的,而从来不是一句句话喊出来的。

从长远来讲,只有不再把“含绿量”当作发展的限制,而是真正化作发展的新动力时,主动、自觉地在新的“赛道”上、在新的规则下实现绿色“超车”,那时,可能才会真正激发出人们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才会真正实现“含绿量”就是“含金量”在知行两端的统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