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工业重镇”河津 铺展绿色画卷█本报记者 解世忠 薛丽娟 景 斌

来源:发布者:陈永年时间:2019-06-14

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河津曾依靠良好的自然禀赋,跃居全省县域“首富”,晋级全国县域“百强”。但也给河津留下了灰蒙蒙的天空,飞扬的尘土……

“黑”曾是河津的主色调。

进入新时代,依靠资源驱动发展的河津略显被动。2017年8月,新一届河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吹响“生态立市”冲锋号,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矿区,古耿大地,活力迸发。

河津,绿起来了!

5月22日,记者一行驱车古耿大地,入农家、进企业、访市民,从群众切身感受的视角回望这里由“黑”转“绿”的蝶变之路。

还市区绿色

“要是没有这个小游园,

一天天待在家还不憋坏了?”

“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实则是解民急的大事,这届市委、市政府踏踏实实办了不少实事。”下午4时许,河津市区兴耿园内,退休干部郭有恩和几位老朋友在纳凉、聊天。

时值仲夏,繁花似锦,兴耿园内绿荫遍地;文化墙上的二十四孝,令人动容;古色古香的走廊内,凉风习习。郭有恩所说的“小事”,就是园内的高标准厕所。“应人所急德上品,解民之忧抵万金。”这是公厕门口悬挂的一副对联,也是郭有恩等人十分想说的话。

兴耿园位于河津市区新兴路与新耿街交汇处东南角,此地原为河津社保医院。去年9月,河津市委、市政府急民之所急,在此规划了集健身、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小游园,投资100万余元,占地面积2400余平方米,设计为“传统+现代”的建筑风格。

今年“五一”,兴耿园正式修整完毕,开门迎客。一时间,这里成为附近居民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这里是河津市区的核心地段,东西南北几条街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厕,人们走到街上内急,只能憋着到商场或机关,很不方便。”郭有恩告诉记者,这下好了,不仅方便了本地人,而且给外地人提供了便利。据了解,这样的公厕,许多重要路口都新建了。

“要是没有这个小游园,一天天待在家还不憋坏了。”八旬老人周宗堂说,“新耿街路面也全面修整,变平坦了,岁数大的人敢走了,还能去广场看看。”在他看来,市领导走出机关,拼在一线,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干实事,一个又一个项目热火朝天地开展,好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热闹场景了。

为了让绿色成为城市的主打色,河津市委、市政府还因地制宜,规划了莲池公园、龙脊公园等项目。

莲池公园坐落在河津市西南角,占地224亩,中午时分,阳光明媚,古朴的亭楼倒映在湖中……好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图。

57岁的高建英正在莲池公园内锻炼。对她来说,这个公园可是帮了大忙。她长期在侯马工作,去年回到河津照顾八旬老母亲,家就在莲池公园附近。“之前,这儿是个臭水沟,没人愿意来;建成公园后,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她说。

高建英每天至少来公园一次,天气好的时候,还会把老母亲叫上。“每天下午五六点,光在公园跳广场舞的人就好几拨,还有的打太极、踢毽子、练声唱歌,劳逸结合,好不快活。”她说。

与莲池公园一样,河津市中心的龙门广场也颇受市民青睐。以前因绿化面积小,周边房屋凌乱,曾一度无人问津。去年以来,该市围绕龙门广场扩建,高标准建设公共绿地,最大限度还绿于民。

据介绍,龙脊公园的主体工程也已完工,这个建在土垣上的公园,不仅绿化了山体,提升了城市“颜值”,而且保持了水土,让环境更加优美。不久的将来,这儿也会成为市民心向往之的地方。

厚植生态底色,除了公园建设,该市还进行荒山、荒沟绿化,城市道路改造提升等工程,从市民生活的点滴出发、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大道。

还天空蓝色

“看到麻雀在枝头嬉戏,

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说起龙门村近年来的变化,63岁的宜金枝作为一名义务环卫工,更能从细微处感知一些变化,“天空蓝了,人的心情都变好了。”

有时,她在园区发现一棵小野树苗,都要修整浇点水,像对待孩子一样护着,希望它能长成大树,为家园增色。“这两年来,春天能看见燕子回归,夏天可听到知了鸣叫……”宜金枝说,“看到麻雀在枝头嬉戏,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对此,每天走路上班的龙门集团五色石建材有限公司经理原高平深有体会。“前多年发展经济,忽略了环境,后来认识到了生态的重要性,我们就下功夫做绿化文章。”他说,“以前走路上班,有时会用衣服捂住鼻子,最近两年感觉蓝天白云多了,鼻腔脏物少了,胸也不闷了,呼吸顺畅了许多。”

每年,龙门集团投入大量资金植绿补绿。特别是近一年来,该集团成立了植树造林绿化队,建立严格的管护制度,确保林木安全和树木成活率。

五色石建材有限公司作为龙门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在厂区栽植了2000株树苗,还在厂区外的山间种植了紫穗槐。“紫穗槐价格便宜且易成活,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沙尘。”原高平说,“‘见缝插绿’,是每一个龙门人的绿化意识。”

不仅如此,去年龙门集团投资9000万余元用于各个公司设备升级改造。其中,五色石公司投入2000万元对各种原料搭棚,避免扬尘污染;窑头窑尾采用在线检测脱硫脱硝设备,使排放达标。露天条件下,原料因风吹、日晒、雨淋,易造成材料流失、品质下降、结块浪费,人工成本也相对增加。现在变成了室内,工作环境好了,员工的激情也有了。另外,封闭的环境下,原料品质可以很好保持,粉尘可以回收作为原料,成本得到降低。原高平说:“环保的同时,我们也尝到了甜头,经济效益还增加了。”

今年龙门集团通过异地置换模式,已经在黄河湿地造林300余亩,充分利用绿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集团发展旅游产业打基础。据了解,为了转型需要,该集团计划引进172万吨焦化项目。该项目一旦建成投产,环保设施一步到位,便可以实现废气发电、污水养鱼、干熄焦供热等,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两不误。

为了蓝天白云,在河津,像龙门集团这样“见缝插绿”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积极践行河津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的战略部署,主动植绿、全面造绿,为共建美丽家园增砖添瓦。

还乡村本色

“老了老了还能有个乘凉好去处,

不用干坐巷口了。”

打造美丽宜居家园,城市和乡村一个都不能少。

河津市小梁乡马家庄村毗邻209国道,交通便利。走进该村,笔直的柏油路干净整洁。典雅大气的村牌坊,为该村增色不少,也是马家庄村的标志性建筑。

下午3时许,骄阳似火,顶着大太阳,工人师傅正在建设村口的小游园。园内绿植已经栽上,长势良好,还未建成的凉亭也粗具雏形。说起小游园,在巷道两旁闲坐的老人们露出了笑容,“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有个乘凉好去处,不用干坐巷口了。”

来到村委会大院,仿古走廊内坐了十几位老人,他们对村里近两年的变化赞不绝口:“自来水接上了,道路硬化了,舞台翻修了,村里的环境卫生搞上去了,评选出来的五星级文明户带动村风、民风积极向上……”

马家庄村的变化不过是河津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近两年来,河津市委、市政府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了污水治理、街道硬化、亮化美化、环境净化等工程,努力还给乡村本色,尽最大努力留住乡情、乡亲和乡愁。

就拿环境净化来说,马家庄村制定了垃圾清运、清扫保洁、绿化养护、卫生公约等8项制度,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干部包组、组长包巷、巷长包户”工作机制。“村民变得自觉了,村里变得干净了。”该村村委会主任马永刚说。

村民马国红承包着在建小游园的凉亭建设工程,之前,他常年在外承揽工程,很少回村里。最近一两年,他回村的次数明显增加:“村里各个方面都好了,也想回来作些贡献。毫不夸张地说,村风正了,娃娃们娶媳妇都加分不少。”

打造洁净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容忽视。2018年,河津被列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试点县市。据马永刚介绍,再过几天,村里的污水处理工程也要提上议事日程,绿色引领,旱厕变水厕,让村里人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为了乡亲的笑颜,马主任每天都奔波在路上,不嫌累。”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台万保说,“他一天到晚都顾不上自己家里的事。”

这场绿色保卫战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市领导到乡镇干部,从机关人员到普通工人,从企业经理到一般员工,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努力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让绿色成为河津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让宜居成为城乡一体化的主旋律,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新时代的龙门大地,处处迸发着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美丽画卷正在一帧帧铺陈开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