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陶寺古观象台

来源:中国气象报时间:2025-11-07

夏县介子推文化园陶寺古观象台示意图 记者 刘亚 摄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东坡沟村的陶寺古观象台是陶寺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它使“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这一古老记载有据可考,把传说变成了现实,它的建成时间比著名的英国巨石阵观象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500多年。它是我国观象台的鼻祖,是一座实现天人对话的神坛。

陶寺古观象台集观测、祭祀功能于一体,建筑形状奇特,结构复杂。在陶寺遗址可以看到有一座直径约50米的半圆形建筑,为三层夯力结构。台座顶部有一个半圆形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由西向东方向呈扇状排列着13个土坑,与之相对应有13根土柱。古人利用两根土柱之间的缝隙来观测正东方向的塔儿山日出,并依据观测到的太阳光影推测出一年中的十二个节气。此外,据专家考证,这座平台当时还被用于祭祀。

古人对于自然是敬畏的。《尚书·尧典》记载,在举行禅让典礼时,尧帝要把天文观测仪器亲自授给舜帝:“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在大自然面前,古人是智慧的。他们既执着于探秘,又懂得顺应天意、顺势而为、合理利用。观测台上12个观测缝隙在不同时节与塔儿山日出光影的精确吻合着实令人惊叹不已。那是古人无数日夜千百万次的虔诚守望与记录的产物,那是他们用智慧实现与天对话的媒介。他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并依据所掌握的知识指导当时的农业生产。 (《中国气象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