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时间:2025-11-07

运城博物馆《绮绣华裳——清代汉族女性服饰专题展》展出的五彩缎地福寿纹圆形云肩 记者 刘亚 摄
云肩是在婚礼、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穿戴的。云肩又称披肩,“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天象万物”的代表,古人认为云本身极具流动性,有吉祥好运之意,也常将云纹运用到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
“云肩”一词的正式使用始于金代。《大金集礼·舆服志》载大定年间“又禁私家用纯黄帐幕陈设,若曾经宣赐銮舆、服舆、车舆、日月云肩、龙纹黄服、玉个鞘眼之鞍,皆须更改。”明代云肩继续作为朝廷命妇礼服,其上常装饰金珠翡翠、玉坠等贵重配饰,以彰显朝廷命妇的尊贵身份。明朝中后期社会的发展,不断宽松的服饰制度,民间妇女也将它作为礼服的装饰,云肩开始广泛流传于民间。明代《松江府志》中记载:“女子衫袖如男子,衣领缘用绣帕,如莲叶之半覆于肩,曰围肩,间坠以金珠。”自此,云肩成为汉族妇女的专用服饰并有了等级制度。
清代云肩发展至鼎盛,成为汉族婚礼必备服饰,儿童亦多使用。《清稗类钞》记载:“云肩,妇女蔽诸肩际以为饰者。元之舞女始用之,明则以为妇人礼服之饰,本朝汉族新妇婚时亦有之。”其形制按照大小分为三类,最为华丽者是作为礼服配饰的宫装,次者曰云肩,小者称为阁鬓。
云肩发展至此,其功能除作为服饰的配饰穿着外,也具有重要的生活实用性,主要用于保护衣领不沾脏污。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载:“云肩以护衣领,不使沾油,制之最善者也。”民国之后渐消逝,转变为传统戏曲及婚庆时的女性服饰。 (《经济观察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