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烤鸭“始祖”为炙鸭

来源:时间:2025-09-17

电子报刊

中心城区红旗街街边的古人吃烤鸭雕塑记者 刘亚 摄

王宁

古人既然能够炙猪、炙牛,当然也会想到炙鸭。

鸭子是古代中国中部和东部广大地区常见的禽类。浙江河姆渡、福建武平等地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陶鸭,有5000年的历史;江苏句容、河北平泉、河南郑州的考古遗址都曾出土过4000年前的铜鸭尊乃至鸭蛋。

先秦时期,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尚未完全形成,当时的南京人就已经以擅长烹制水禽而闻名了,比如腼凫(野鸭羹)、蒸凫(蒸野鸭)等。虽然那时的食用鸭肉多半为野鸭,皮下脂肪不够多,口感不如家鸭好,是作家梁实秋所鄙弃的那种“有皮、有肉、没有油”的劣等鸭肉,但事实上食鸭已经成为传统,根植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不过,鸭肉的地位在当时并不高。东方人追求滋味,筋络骨骼多、更经得起烹饪、让风味物质慢慢渗出的鸡就成了首选。

鸭肉在家禽食材中,有着均衡的脂肪、蛋白质和骨骼筋络比例,这让它非常适宜烧烤,美拉德反应(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受热所发生的反应)和干馏作用能带来焦脆的外皮、鲜艳的颜色和油润的口感。或许人们发现了这一点,随着历史的发展,炙鸭在我国广大地区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青睐。有学者推测,炙鸭很可能是整只烧烤的鸭子,已经初具现代烤鸭的雏形。

炙鸭在南北朝时期颇为流行。《齐民要术》目前是最早记载烤制家鸭的文献,里面提到过“腩炙鸭”的做法:将养了六七十天的肥鸭子洗净切成块,用酒、鱼露、葱、姜、陈皮、豉汁腌渍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再将其烤熟。从一道复杂的腩炙鸭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烧烤技法已经日趋完善。

(《中国食品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