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时间:2025-09-12
□蔡 辉
杂剧是元代文学冠冕,王国维先生称它“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元大都商业繁荣,杂剧艺人空间大。元代初期以大都为杂剧中心,元大都的戏剧人才很多。可到元代中后期,杭州反压倒大都,成了新的杂剧中心。
杂剧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游牧民族喜戏剧。元大都每年有盛大的“游皇城”活动,数万人参与,“首尾排列三十余里”,每到一个站点,会停下来演元杂剧,说不准也能碰上关汉卿。只是不必去皇宫了,元廷也演杂剧,但关汉卿混不进去。
唐教坊司长官是正五品,宋太乐署令仅从七品,明教坊司长官降至正九品。元代教坊司最低时也是从五品,最高时达正三品。元人自称:“国朝大事,曰征伐,曰搜狩,曰宴飧。凡宴飧,必用女乐等助兴,因此教坊司乐人人数众多。”
马可·波罗称,忽必烈每次大宴后,“各种各样人物步入大殿。其中有一队喜剧演员和各种乐器演奏者,还有一班翻跟斗和变戏法的人,在陛下面前殷勤献技”。
明清普遍误认“元以曲取士”。其实元杂剧最盛时无科举,但元代杂剧作家们并非底层。据学者丁一钩沉,马致远是江浙省务提举,刘唐卿是皮货所提举,赵公辅是儒学提举,李子中、李文蔚、李宽甫是县尹,张寿卿是浙江省掾,赵天锡是镇江府判,顾仲清是清泉场司令。官不大,亦可生计无忧。
元人朱右的《元史补遗》称关汉卿是解州(今属山西省运城市)人,解州是宋元杂剧发祥地之一。关汉卿是太医院尹,或是太医院户的误写,亦好于普通市民。 (《北京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