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时间:2025-09-08
□李静茹
许多人都有关于布老虎的童年记忆。那虎头虎脑、憨态可掬、色彩斑斓的布老虎,出自一双双灵巧的手,出自舞动的针线。它守护着童年,让生活充满乐趣。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
“虎”是中国民间普遍尊崇的吉祥物。早在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族的陶器、石器及玉器上,便有类似虎的图案,从中可以看出虎在先民心中的地位。汉代有画虎于门,驱邪镇宅之俗。大人经常给孩子做“虎”玩具,除了用于驱邪镇定,还有祝福孩子虎头虎脑、长命百岁之意。
布艺老虎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针线艺术,与远古的图腾崇拜和育儿习俗相伴而生。布艺老虎的最初功能是驱邪逐疫、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服饰装饰功能,形式日益多样。
人们把现实中的虎和想象中的虎交融在一起,使其具有人的性格、人的感情。人们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老虎勇猛的神态,却让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稚气,使其格外可爱迷人。
过去,由于生活条件差,民间便用布老虎来给孩子驱魔、除病、除灾。在孩子出生前,外婆就开始做布老虎,到了办孩子满月礼的时候,外婆会把布老虎送给外孙(外孙女)。久而久之,送布老虎就成为孩子满月礼的一项重要仪式。 (《陕西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