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时间:2025-09-03
夏县介子推文化园诸葛亮雕像 记者 刘亚 摄
诸葛亮隐居隆中的10年间天下发生了很多大事,一些汉末风云人物纷纷“退场”,包括袁绍、袁术、吕布、陶谦、公孙瓒等。许多风云人物已经完成了建功立业,而诸葛亮仍然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小山村中,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其实,诸葛亮心中的志向十分远大,《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还说他“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魏略》记载,诸葛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抒发自己的壮志。
诸葛亮在荆州隐居期间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是好友,他们都好读书,喜欢学问,但“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魏略》记载,有一次几人闲聊,诸葛亮对三人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诸葛亮将来能做到什么职务,“亮但笑而不言”。孟公威思乡北归,诸葛亮对他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庞统是诸葛亮的亲戚,也是好友,《襄阳记》称二人为“伏龙”“凤雏”。庞统很早便出来做事了,任南郡功曹,主管一郡人事工作,诸葛亮如果愿意,应该不在庞统之下,但他并不着急,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出来做事。
诸葛亮不仅关心儿子的成长,也很关心侄子、外甥们。孙权曾对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委以重任,诸葛亮得知后,觉得以诸葛恪当时的能力和阅历不足以承担这项工作,专门写信给陆逊,请他代为向孙权转达自己的意见,孙权于是改变了这项人事安排。诸葛亮曾给二姐的儿子庞涣写了一篇《诫外甥书》,与《诫子书》齐名,其中写道:“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诫子书》强调“非志无以成学”,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在《诫外甥书》里则进一步强调立志应当高远,认为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