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5-08-27
强雯
加官晋爵,人生乐事。众人朝贺,好酒相庆。这是千百年来的人情世故。
晋爵,在现代汉语中和加官是一个意思,但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也可能是另一个意思,即举杯敬酒。
在现有的考古发现中,爵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奴隶社会的夏朝,之后商周时期一度有延续。河南、陕西等地出土的不少青铜爵,是作为酒器来使用的。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这种形制也比较像今天饭桌上的分酒器,豪饮者也可直接当作酒杯。
爵的精致和贵重,决定了能用得起爵的人,不是平民,尤其是在阶级等级分明的夏商周,使用爵的,很可能是达官贵人及皇室。
其实想一想,古时人被封官,现代人职场受提拔,都是举杯庆祝的要走一场。看来这无形中千年不变的文化,倒是延续得很好,没有强迫,纯粹是发自本性地高兴、庆祝,这是不是真正的从人性出发,才会延续千年呢。
后来,爵的发展出现了不同分支,皇帝给贵族的封号出现了“爵”,于是又有了更为直接的爵位、封爵一说,而作为青铜酒杯的爵,慢慢掩埋在尘土中。但到一些地方博物馆去转转,会发现,爵的“老祖宗”正在那里精致地坐着呢。
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巴部》中,如此记载爵,“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可见,爵是富贵者欢乐的载体,已经在汉朝人那里,盖棺定论。
既然是礼器,则有祭祀之功,天地宗亲走上一杯酒,借爵之存在,促进人神交流,保我族安然富贵。祭祀完后,再用于日常生活,遇有红白喜事、金榜题名、良辰佳景之时日,给主人和贵宾跟前摆上青铜爵,那是一杯足尽欢,人生喜相逢。这也是不少“小件”青铜酒器承载的双向功能。
(《南通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