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五佛水陆图轴工笔重彩间的宗教信仰与世俗图景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26

电子报刊

文物名片  主角:五佛水陆图轴  出生时间:清代  尺寸:纵120.5厘米、横65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记者 杨颖琦

在中华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水陆画凭借其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与精湛绝伦的绘画技艺,成为其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至今仍绽放着迷人的光彩。

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的这幅清代五佛水陆画轴选用绢本设色工艺绘制而成,画幅尺寸为纵120.5厘米、横65厘米。1987年,盐湖区安邑西街的群众将其捐出,自此它从民间珍藏走向大众视野,成为可供众人赏析与学术研究的珍贵文物瑰宝。绢本材质赋予画作细腻柔和的质感基础,设色工艺则令画面呈现出色彩丰富且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虽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至今依然向世人展示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画作采用圆形构图巧妙地描绘出五佛形象,上下两层分布,整体布局紧凑且秩序井然。五佛皆具方额广颐的相貌特征,面容看起来祥和宁静,举手投足间透露出超凡脱俗的气质。他们身着通肩袈裟,衣纹线条流畅自然,画家凭借对线条粗细、疏密的精妙把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袈裟既有丝绸般的轻柔质感,又具备布料自然褶皱的特性,充分彰显出画家深厚高超的绘画技艺功底。

在绘画艺术方面,这幅画作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的技法特点。画面中金色、红色、蓝色等多种色彩相互交织映衬,既凸显出五佛神圣而庄严的气质形象,又巧妙营造出一种神秘且宁静的艺术氛围,令观赏者沉浸其中,感受宗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而作为画作的主角,五佛在佛教体系中有着明确而特定的指代。中间位置的是毗卢遮那佛,即我们熟悉的大日如来,它象征着佛法的核心精髓与至高无上的智慧,作为法身佛的代表,寓意着光明能够遍照世间一切;东方为阿閦佛,又称不动如来,代表着慈悲为怀及坚韧不拔的菩提心,象征着对世间遭受苦难的众生怀着悲悯之情,且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西方则是阿弥陀佛,代表着无量的光明与寿命;南方的宝生佛象征着福德圆满无缺,能够赐予世间众生丰富的财宝及福慧双全的福分;北方的不空成就佛代表着事业的圆满成就,能够助力修行者成就所期许的事业。

水陆画是古代寺庙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重要宗教画作,据现有文献记载,水陆画起源于唐代中晚期,并在明清时期盛行。作为只有在举行法会时才能悬挂的画作,它承载着极为深厚的祈福意义。今天,我们以这幅五佛水陆画轴为窗口,仿佛可以看到百年前民众参与法会的盛景。它以艺术的笔触,向我们传递当时人们普遍的宗教信仰状况、丰富的精神世界内涵,绘出当时宗教与世俗生活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生动图景。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