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5-08-27
李文璇 王冰姿 高广超
绿茵茵的草坪上,布幔围成的“拳击场”内,两位“拳击手”扬首振翅,摆好了架势。它们时而以喙掐冠,时而斜腿飞蹬,时而腾跃压背,搏斗酣畅淋漓。观众群里,喝彩声不时响起。
这样的斗鸡大戏,已在中华大地上演两千余年。
斗鸡是中国古老的鸡种,鸡如其名,斗鸡敏捷雄健,生性好斗,常因争夺领地、配偶而厮打不休。这样的天性,使斗鸡成了“武林大赛”的宠儿,而一只斗鸡要想“雄霸武林”,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努力都必不可少。
内行训鸡自有门道。在斗鸡还小的时候,就要观察它的精气神,选出骨骼清奇的好苗子重点培养。接下来,人们会为种子选手们配备营养餐,带它们跑步、跳高,还会在晚上给它们做全身按摩,也就是所谓的控食、遛鸡、跳罩和盘鸡,这都是斗鸡爱好者们常用的术语。
经过魔鬼训练以后,初长成的斗鸡便要走上赛场。新手的实战过程被称作“校鸡”,此时,斗鸡擅长的招式和惯用的打法被发掘出来,并加以重点培养。
由于斗鸡耐力极佳,一场斗鸡比赛往往长达数个小时,它们每次拼斗都竭尽全力,哪怕浑身浴血也不罢休。
战斗、休养生息、再出征,斗鸡在“真刀真枪”的搏杀里,成长为真正的“武林高手”。 (《齐鲁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