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25-09-10
□杨琳
运城工艺美术馆展出的木质扇子 记者 刘亚 摄
我国先秦古书《世本》上记载说“武王作翣(shà)”,认为扇子是周武王发明的,这自然是靠不住的。扇子的发明应该远在原始社会时期,而且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在感到炎热的时候自然会拿上一个片状的东西扇动取凉,如果某个东西被固定地用于扇风取凉,也就意味着扇子的问世。《说文解字》中说:“萐(shà),萐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这是说尧舜之时用萐莆草的大叶子扇风纳凉。扇子古代也叫“箑”,大约最早就是用萐莆叶做成的,后来用竹子做骨架,并用竹篾编织,所以改成了竹字头。字又写作“翣”,应该是有些扇子是用鸟羽制作的缘故。
扇子形制多种多样。从是否可以折叠的角度来看,扇子可分为屏扇(又叫硬扇)和折扇两种。我们说扇子在原始社会已经存在,是指屏扇而言。
折扇在宋金时期主要在上流社会流行。金章宗完颜璟有《蝶恋花·聚骨扇》词吟咏折扇:“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记录了杭州城里各行各业的店铺,其中就有“周家折揲(叠)扇铺,陈家画团扇铺”。
(《光明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