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5-09-15
▲山西博物院展出的西周晋侯墓玉螳螂记者 刘亚 摄
作为天生的猎手,螳螂捕食时动作灵敏,所用时间仅有0.01秒。同时,螳螂还是天生的“伪装大师”,大多数螳螂不但具有保护色,并且体形可像绿叶或褐色枯叶、细枝、地衣或鲜花。
螳螂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古希腊,因为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被戏称为“祷告虫”。螳螂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
作为天生的猎手,螳螂捕食的时候动作灵敏,所用时间仅有0.01秒。与此同时,螳螂还是天生的“伪装大师”,大多数螳螂不但具有保护色,而且还依靠拟态,不仅躲过了天敌,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猎物时不易被发觉。
中国有关螳螂的成语有很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则当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这个成语出自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正谏》,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接连三天如此。
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文明》杂志)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