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5-09-17
运城工艺美术馆展出的“长命富贵”锁 记者 刘亚 摄
束维 何咏诗
中国人对于“福”字的喜爱,不仅只对年节,还沁入日常生活中。锁作为古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自然也成为“福”文化的缩影。中国古锁历经千年,不仅保护珍贵的物件,还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祝愿。
长命锁也叫“寄命锁”,它是明清时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相传佩戴这种饰物,会避邪去灾,意为“锁住生命”。古代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以保平安。
这些长命锁多为白银打制,其造型多被做成锁状,有长体形、如意状的,在锁上錾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文王百子”“福寿万年”“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吉祥文字,有的上面还刻着寿桃、蝙蝠、金鱼和莲花等吉祥图案。
长命锁在明清时期的汉族地区十分流行。从造型到装饰都富于巧思,长命锁给人感受最多的却是一种超越“长命百岁”具体形式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情怀。从更多的意义上讲,这是人们对生命延续的一种渴望,对造福子孙的一种祈祷,是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
(《佛山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