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人谈读书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4-23

□吴尚之

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他们勤奋刻苦,还在于他们善于提炼和总结读书的经验与读书的方法。

从中国古代先贤的读书观中,我们可以领悟善读书的要义,找到善读书的方法,取得善读书的成效。

古人书房读书场景

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在《论语》中,多处谈到为学读书的态度或心态,对我们很有启迪:一是要做到不耻下问。《论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孔子认为,孔文子之所以谥号为“文”,是因为他既聪明灵活、爱好学习,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其实,孔子自己就是一位为人谦逊的人。《论语·八佾篇第三》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他自己认为,这正是礼的要求。二是要做到学而不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勉励人们为学读书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诲他人而不疲倦。三是要做到只争朝夕。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第四》)在孔子看来,读书人学习明理要有时间的紧迫感,早晨得知了道理,即使当晚死去也不觉得遗憾。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对于我们的学习成效和读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只争朝夕,这正是我们今天应当大力弘扬的良好学风和传统美德。

孟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已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章句下》)此处,《书》是指《尚书》,由春秋战国时期史官汇编而成,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孟子提出,完全相信《书》,倒不如没有《书》。意思是,《尚书》记载的内容不能全信。若全信,就可能被误导。如果这样,还不如没有这本书,或者还不如不看这本书。孟子为什么提出这种观点呢?他以自己看到《尚书》中的《武成》一篇为例,文中有“血之流杵”的记载。孟子提出,凭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来讨伐商纣王这个极为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这么多,甚至把捣米用的木槌都漂流起来了呢?在这里,孟子明确提出“读书存疑”的观点。这一观点对我们为学读书很有启示:一是读书既要读,还要思。对所读之书,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二是读书既要读,还要证。要把所读之书的内容观点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求证或印证,用社会实践来检验其真伪对错。

颜之推:

学习犹种树,春华而秋实

颜之推强调读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他在《颜氏家训·勉学》中提出:“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颜之推在这里将读书学习喻为“种树”,他认为学习就像种树一样,春天玩赏花朵,秋天收获果实。讲论文章,是玩赏春天的花朵;修身利行,是收获秋天的果实。颜之推关于学习犹如种树的观点,既比喻形象,又富含哲理:读书犹如人们在自己的心灵播下智慧的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需要一个长久培育的过程,需要精心呵护,不可揠苗助长,不能一蹴而就。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读书如种树,或是十年之计,实则也是终身之计。颜之推的观点还表达了另一层意义:学习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不能漫无目的,要追求学习的效果,即春华而秋实,而且要以“修身利行”来检验学习的成效。

苏轼:

八面受敌法

苏轼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又答王庠书》中对“八面受敌”读书法作了详细阐述:“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苏轼认为,一本书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们在读书时,往往感到书中的内容十分丰富,处处都是想学的知识,但不知从何下手。苏轼提出,读书精力毕竟有限,每次不能同时做到兼收尽取。但是,人们可以从不同的需要或不同的角度,“每次作一意求之”。每次取一个主题,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如此反复研读,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步步深入,就能读懂整本书籍。就像打仗那样,将敌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他日学成,终有所获。由此看来,所谓“八面受敌”法,意思是将所读之书分为若干方面去读。这不是浮光掠影,更不是走马观花地涉猎,而是一种精读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中称赞说:“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

王阳明:

读书有“三得”

《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思想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阳明心学的经典,共由上、中、下三卷组成。《传习录·门人黄省曾录》中记载:“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王阳明在这里将读书方法分为三种,方法不同,读书的效果也不同。“记得”是第一种方法,能背诵、记得书中词句;“晓得”是第二种方法,能理解文章之义;第三种是“明得”,能明得自家本体。“自家本体”主要是指他提出的“心体良知”。“明得”是使心中的良知得以明亮起来,是致良知的功夫。从中看出,读书有三种方法、三个效果、三重境界,其中“明得”是最高的境界。

袁枚: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袁枚主张,读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他在《随园诗话》中说:“或问:‘诗不贵典,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之说?’不知‘破’字与‘有神’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袁枚在此谈了三层意思:一是读书要做到博览群书。要像杜甫那样,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是读书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消化,领会其精神。三是读书要转化,读出自己的成果。蜜采花,而所酿者蜜。蚕食桑,而所吐者丝。袁枚认为,读书方法不同,则效果不同。如同吃饭一样,“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