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一位老作家的圆梦作品

——读李关山中篇小说《杏花的故事》有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4-18

□李恩虎

身为夏县作协负责人,我对全县作家了如指掌。李关山老师是我很佩服的一位老作家,他手不释卷,刻苦阅读,勤奋笔耕了半个世纪,硕果累累。他当过13年工人,当过13年编辑,当过14年警察,又生长在农村,工作之余抽闲补空管理着4亩多杏园,生活阅历非常丰富,是一位集诗人、编剧、特约记者(曾任《交通纵横》期刊特约记者)于一身的作家。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他创作了中篇小说《杏花的故事》(又名《杏花的平凡人生》)。

《杏花的故事》最初我是从起点中文网站看到的,遗憾的是中间少了两章,网站明示:未完待续。但就所见内容而言,和其他读者看后的感受一样:关注三农,脱贫致富,振兴农村;唱响了主旋律,讴歌了正能量;故事曲折感人,人物有血有肉;开头引人入胜,细节催人泪下,结尾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耐人寻味……虽说文章还不完整,但我已深深被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所感染。我和李关山老师很熟悉,便慕名索要了印发成书的全文,在一个周末的雨夜,认真拜读了一遍。

小说约7万字,可读性很强。他并非专业作家,写作只是业余爱好。然而,我却被作品中陆续出现的人物的真实生动所吸引,为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围绕他们所展开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于是,我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熟稔而又陌生的农村广阔天地、火热沸腾的工厂生活,以及运城盐池生活绘声绘色的叙述和描写,使我结识了一个又一个特定年代里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阅历和个性化语言。这些不同人物之间的不同性格和不同思想,缔造了矛盾和冲突。这样的描述,我认为尊重客观实际和生活真实,不但没有给我们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涂上不协调的色彩,反而使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显得更加绚丽多姿、真实可信,读后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就这样,他们都以一种质朴的品格感染着我,打动着我。

有一位著名作家说得好,文学是人学,人物塑造好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尤其是女主人公杏花,作者准确、形象地表现出了一位中国农村妇女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最瑰丽和宝贵的思想品质——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家、爱村民。她是一位真正聪明的人,又是一位勤劳节俭、贤惠善良、正直纯朴、懂得感恩、为别人着想的人。她为了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起五更睡半夜,风里来雨里去,在追梦路上努力奋斗,在黄土地不屈不挠只身勇毅向前。后来,她为了丈夫的前途,主动提出离婚,且瞒着所有人。她忍辱负重,忙完地里忙家里,从不叫苦叫累,忍受着巨大的压力、痛苦和煎熬,单枪匹马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并艰难地把三个儿女抚养长大,过上了幸福生活,应了人们常说的:女人有福,因为她以前吃过苦……令人感到钦佩和激动。屋外的雨滴打在台阶上,而我心潮起伏,眼睛湿润了。

抑制着激动的心情,我读完了最后一页,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我必须承认这部作品不论是人物的刻画、故事的编排,还是叙事的描述、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值得我学习。

作品为了揭示主题,通过典型环境描写、细腻逼真叙事和人物塑造来完成。通过女主人公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吃穿住行迥然不同的境遇,和农业、农村领域的巨大变化,讴歌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时代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诠释了共产党的英明、伟大与正确;折射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真谛。作品不是以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来吸引读者,而是以作品总的感情和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来打动读者。这种写作手法,使得乡土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河东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乡土生活气息。

《杏花的故事》,不但人物塑造得好,主题揭示得好,语言运用也隽永优美。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古人曰:“不学诗,无以言。”作者是位诗人,在这部小说里不管是细腻逼真的叙事描写,还是简练传神的人物对话,以及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催人泪下的细节处理等,他的语言都很有特色,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这部作品里出现了不少诗歌,许多地方被诗化、被浓缩,读起来好像诗一般,抑扬顿挫,令人陶醉。

作品里有这样一段描写:他们(女主人公的丈夫和女知青)不知不觉走了一里多路,在路旁流着水的渠边坐下……皓月当空,月光似水,水光潋滟。凉风飕飕,拂人面孔,舒服万般。渠水潺潺,悦耳动听,扣人心弦。夜色迷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月光下,远方随风不断飘来手风琴悠扬的歌声,流动着一曲曲似乎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愉悦甜蜜、凄婉悲伤的爱情旋律,他们便沉浸到另一美妙的世界……

作者注重语言的节奏与韵律,通过文字的搭配和变化,给读者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使文章更具音乐美感、画面美感。从这些诗句的背后,可以看见作家对生活的浓烈情感和哲思体悟。通过一系列自然与生活的展现,含蓄真切地表达出他的所思所爱、所忆所感。正如他所说:“诗为心声,你有什么样的心,就能写出什么样的诗。”通过诗句的激情、含蓄与意境,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一并从文字的缝隙中跳跃出来。

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那就是接地气。

作者对生活的熟悉和认真观察十分真切:庄稼大旱,水浇到畦里时会发出“嗞嗞嗞”的声音,同时冒出缕缕青烟,继而嗅到呛人的泥土腥;再有几天就清明了,却来了一场大风降温,寒流侵袭,气温降低到零下10摄氏度!出土不久嫩绿的豆角,冻得又黑又干,还包在落花后的花萼里的小杏,全变了颜色。如果不受冻的话,此时的小杏是绿绿的、硬硬的,仁儿是白白的。

这时,我不由想到一位作家说过的话:“我们应当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到老百姓当中去,感觉生活,感知生活,书写生活,这样的作品才会有血、有肉、有根、有魂、有生命力。”诚然,李关山老师退休后,不是赋闲享受而是回乡务农,吃住劳动于农村,是名副其实的耕种者。像美国作家韩丁一样,农忙时劳作,农闲时创作。生活对他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只要有文学修养,有创作技窍,能写出好作品是理所当然的事。

整体来说,作品艺术形象丰满,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当我问及李关山老师写这部圆梦作品的感受时,他用了文豪巴尔扎克一段话作为回答:“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你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你就一定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闻听此言,我感慨不已。李关山老师这种创作认真、勤奋、执着与忠诚的追梦精神,对广大文学青年而言,堪称表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