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人打假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3-14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说到“3·15”,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脱口而出的“打假”。在古代,人们会不会也买到“货假价不实”的东西?遇到假货,他们会怎么处理?大家来看看古人打假那些事。

信誉是金 (资料图)

三千多年前

古人就在打假了

早在3000多年以前,古人就有了“打假”意识。

自上古周朝,便已出现假货,并且泛滥程度严重到需要政府加以管制。据《礼记·王制》记载:“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度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

古汉语“粥”有“卖”的意思,这个规定说的是如果商家卖的器具、车辆、布帛等商品的质量、数量、品质、颜色不达标,就不准在市场上出售。

食品安全问题在古代也很受关注。唐朝对于食品安全有相当严格的法令条例,比如,食物变质致人生病或死亡的,商家的主要负责人要被关押进监狱,甚至被判处绞刑。

《唐律疏议》还规定,只要消费者在购买时立有合约,买回后三天内发现问题的,都可以找卖方退货;卖方不退的,可以向官府举报,由官府强制执行退货,并打卖方四十鞭子。

茶商以柿子树叶掺假

宋徽宗被气得“坐不住”

宋朝手工业、食品行业发达,工商贸易非常兴旺,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甚至连皇帝都被假货给气得坐不住了。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提到茶商造假,手段令人发指:“其有甚者,又至于采柿叶桴榄之萌,相杂而造,时虽与茶相类,点时隐隐如轻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杂以卉莽,饮之成病。”

不知道这位皇帝是不是也喝到过这种掺假的茶叶?他以天子之尊,面对造假,可谓痛心疾首:不法茶商把柿子树叶、苦丁树叶掺进茶叶里,一起加工制作成真假难辨的茶砖,普通百姓看不出来,把这种茶喝下去,久而久之会喝出病来。

宋代也有“防伪码”

买双鞋子都能查真假

面对造假成风,宋代官府的态度倒是非常强硬,命令商人组成“行会”,按照不同行业登记造册,经营者必须入会,由会长作为担保人,严把质量关,如果发生行业内商品案件,担保人就负有连带责任。

此外,宋朝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给予严惩。比如,往牛肉、猪肉里注水,一经发现,就会被责打六十大棍,造假商户若再次造假被抓,数罪并罚,将会被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

宋朝时还出现了“防伪码”,要求商户自己发明“防伪”措施。宋朝公案传奇《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讲过一个故事:制鞋匠任一郎,在每双做好的鞋中都会放一张写有“宣和三年三月五日铺户任一郎造”之类字样的字条,并且特设一本“坐簿”,靴子里面的纸条与“坐簿”上是一样的,买家要想知道鞋子的真伪,来他的店铺一对照便知。

聪明如纪晓岚

也屡买屡踩坑

明清时期,造假欺诈更是层出不穷,就连著名的才子纪晓岚,也屡屡上当。在他所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专门有一篇笔记,盘点了他从小到大在假货上栽过的跟头。

比如,他买到的号称明代制墨师傅罗小华所制的墨,竟是用泥巴染成黑色的,还有一次买到的蜡烛点不着,一看居然是泥巴做的,仅在外面敷了一层羊脂。就连外焦里嫩的烤鸭也是泥巴做的,只不过是在真的鸭骨、脚掌、头颈上塞上泥巴,又糊了一层烧烤颜色的纸仿作鸭皮,涂上油以假乱真。

收藏界响当当的乾隆

买了赝品还“嘴硬”

假货层出不穷,甚至渗入到了艺术界。收藏界响当当的人物乾隆皇帝,这不也看走了眼。

元代著名画作《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于乾隆年间被征入宫,乾隆视之为至宝,天天将它带在身边,稍有兴致便在上面“发个弹幕”(乾隆爱好在画作上题跋,此卷题跋多达55处)。

谁料没过多久,市场上又流出了一幅一模一样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经过多方求证,乾隆惊知这幅才是真货,而自己之前爱不释手的竟是一幅仿冒品!好面子的他打死也不承认自己买到了假货,一口咬定新的这幅是“赝品”,同时又以高价买下“赝品”,并偷偷珍藏了起来。

为了治理愈演愈烈的假货风潮,清政府也做了不少努力,在一些政策的推动下,涌现出许多“编制内”的职业打假人,他们大多是当地政府主管财政的官员。

图书馆的经籍竟被篡改?

石头上刻书应对“学术造假”

在古代,还有一种造假行为也时常出现,那就是学术方面的造假。

汉代的读书人喜欢辩论,涉及典籍的版本问题,大家都认为自己手里的才权威,于是互不相让。争论无果时,大家纷纷去找依据,结果朝廷的国家图书馆兰台就经常被一些无聊的文人打扰。不过,输了的人也有不认输的,他们的办法是篡改兰台里的权威版本,把它们改成与自己手中版本一样的,于是兰台收藏的经籍被改得面目全非。

汉灵帝时,著名学者、书法家蔡邕实在看不下去,就向汉灵帝提出建议,组织权威学者,考据出这些典籍的最权威版本,把它们一一刻在石头上,今后谁都不能再篡改。

汉灵帝批准了这项耗资巨大的文化工程,命蔡邕负责这项工程并亲自撰写碑文。在蔡邕的主持下,一批当时最优秀的学者参与到此项工程中,校订出《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孝经》《公羊传》七部儒家经典,共20.9万字,全文刻制在46块石碑上,每块碑石“高一丈许,广四尺”。

(《海峡都市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