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人常用的助眠手段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3-31

□张丽娜

睡前焚香,是古人常用的助眠手段。古人睡觉讲究,有专门用于室内、帐中的助眠香。

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藏有唐代飞鸟葡萄纹银香囊,此乃古时富贵人家的熏香器物。囊上有一根带钩的银链,可佩在身上,也可挂于帐中。囊体设计巧妙:形如乒乓球,内有香盂,可盛放香料,由于暗藏机关,无论香囊如何滚动,香料火星都不会外漏,香灰也不会外撒。睡前把它挂在帐中点燃,闻香而卧,管保很快“梦周公”。

我国焚香习俗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期,河洛先民便采集芳香植物烟熏火燎,用以驱疫避秽。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君王常以香汤沐浴净身,用芳香果物祭神。

东汉时期,班超从洛阳出发,连通丝绸之路,西方香料被大批运往中原。隋唐以后,香料价格亲民,加上佛教、道教兴盛,焚香信徒众多,香文化普及民间,各种香料、香具应运而生,日趋精细。

《香谱》《香乘》等古籍里说,古人善于合香,用香料添加不同药物、果汁等,制成了各种功效的香丸、香球、香饼、香粉。其中有种帐中香,相传是南唐后主李煜常用的,人称“江南李主帐中香”。

据说,其中有一款“鹅梨帐中香”:把10个鹅梨磨成梨汁,与一两沉香末混合,盛入银容器,将容器放入甑内,坐在水锅上反复蒸,直蒸到梨汁收干为止。梨汁的清甜芳香融入沉香,香气幽远,可安神助眠。

除了帐中燃香,古人睡前还会熏被褥:把被褥罩在熏笼上,下头放上熏炉,香气沁润被褥,晚上盖着馨香温暖的被子睡觉,睡眠更香甜。

 (《洛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